在全省深化残联改革暨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全省深化残联改革暨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省委群团改革再出发座谈会、全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精神,落实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查找短板和薄弱环节,研究推进残联改革暨下半年重点任务落实,确保顺利完成残联改革任务,实现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进一步加快推进残联改革
一是着力加快改革实施进度。全省残联改革自启动一年来,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目前了解情况看,各地改革进展不平衡,有的设区市已着手实施,有的设区市方案刚出台;有些改革措施已经拖动,有些工作还未系统谋划推进。要切实增强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全力协同推进。省级层面,省残联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要对照各自任务分工,逐项自查,查漏补缺,涉及的政策措施抓紧出台,11月底前,省残联改革基本收尾。市级层面,要抓紧细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任务、职责分工、完成时限,画出时间表、路线图,推动改革方案落地落实。县级层面,在配合省、市残联实施好改革的基础上,尽快成立残联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启动改革实施方案的起草制定工作,方案在报同级党委政府审批前,需先经市级残联审核备案,年底前县级残联改革实施方案要全部出台。
二是着力攻坚改革重点难点。具体要抓好三项:一要推动县级残联设立党组。我们讲党对残联工作的领导,首先是要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党组发挥的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而支部发挥的是战斗堡垒的保障作用,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目前,县级残联未设立党组的还有18个,符合设立党组条件的地区,尽快按规定程序报批,班子党员人数不够的,要积极向当地党委和组织部门汇报争取,上级残联要主动帮助协调。二要稳妥处理残疾人专委改革。这项工作关注度高,关系到基层队伍稳定,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矛盾。在专委改革问题上,要把握一个核心,即“改善薪酬待遇,搭建上升通道”;两个坚持,即“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宣传引导”,做到稳妥稳定。县级在制定方案时,要符合本地实际,措施更具体更可操作,市级在审核县级改革方案时要给予关注指导。三要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要着力补齐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切实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不断满足残疾人多样化需求。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着重提高覆盖面,建好“残疾人之家”等基层服务平台;残疾人非基本公共服务着重扩大供给,发挥市场、专门协会、助残组织等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体系质量着重创新机制,推进“互联网+”智慧残联建设,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延伸下沉共享,做到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
三是着力抓好县级残联改革。全省残联改革重心在基层、改革落实在基层、改革成果最终还是显现惠及在基层。从某种角度上讲,残联工作干得好不好,主要看县级残联。一要更加注重转变工作理念。观念上由“组织本位”向“残疾人群众本位”转变,由“注重管理”向“注重为残疾人群众提供服务”转变,服务上由“单纯以残联组织为主体”向“以残联组织与社会组织共同为主体”转变,资源上由“计划行政供给”向“高效便捷透明精准供给”转变,让更多资源更大限度向基层残疾人集聚。二要更加注重建强基层组织。把加强基层残联组织作为改革着力点。根据中国残联、民政部关于加强和改善残协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健全村(社区)残协组织,各地要认真摸清各自的残协底数和运行情况,明确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残疾人工作职责分工,确定残协职责,配齐人员,建立工作制度,切实发挥残协在联系、维权、服务残疾人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三要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能力。服务硬件、软件要同步跟上。所谓硬件,就是要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智慧残联省里已立项,即将在全省铺开,届时数据、相关服务将全面共享;同时要结合“放管服”改革,有机对接残疾人服务的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及时汇聚更多服务资源,响应群众需求,推动资源和服务供给精准快捷高效。
二、进一步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一是务必抓好脱贫攻坚“三进三查”问题整改。去年底,我省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基本实现脱贫,今年全省残疾人脱贫攻坚重点是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