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财税座谈会上的致辞
一、要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财税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千方百计组织收入,尽心竭力科学理财,为全市财税收入继续保持高幅增长,为地方经济社会赶超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从前5个月看,全市财税形势总体良好,呈现出三个“良好势头”,
一是财政收入增速保持良好势头。截至5月底,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61.6%、73%,分别高出上年同期26.5个、36.6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同期全省平均水平10.5个、24个百分点,增幅均位居全省第三。总体来看,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月增幅均超过60%,财政收入增幅之高、持续之久,创分税制改革以来的最好水平。分县市看,呈现高速、均衡的发展态势。全市10个县市区,有8个的财政总收入增幅超50%,其中万载县实现翻番,所有县市区的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均超过50%,其中万载县、奉新县、袁州区实现翻番,必将大大增添财税“双过半”的工作信心。
二是重点税源拉动保持良好势头。1-5月,重点税源的强劲拉动,是全市财税收入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从园区经济看,前5个月,工业园区经济效益快速提升,全市工业园完成财政总收入15.96亿元,增长41%,其中奉新、万载、上高、宜丰、樟树工业园增幅均超过50%。从乡镇发展看,前5个月,全市148个2010年超1000万元的乡镇,合计完成财政收入21.6亿元,增收6.2亿元,增长39.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1亿元,增收4亿元,增长50.2%。其中,财政总收入超5000万元的乡镇达到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4个。从重点企业看,前5个月,全市779户2010年纳税超100万元的重点企业,合计完成财政收入27.2亿元,增收7.5亿元,增长38.1%。其中,四特弘韵商贸公司、上高南方水泥、江西晶昊盐化公司和奉新金源纺织公司等企业,成为今年以来财政增收的新亮点,分别增收1.5亿元、1749万元、1493万元和2103万元。从重点行业看,前5个月,仅建筑、房地产“两业”税收入库达11.03亿元,同比增收4.15亿元,增长60.3%,对整体税收的增速贡献率高达56.9%,拉动整体税收增长28.8个百分点。
三是财政支出保障保持良好势头。前5个月,各级财政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支出进度,确保了支出平稳增长,同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促使支出保障的重点向民生、民计倾斜。一方面,支出进度明显加快。1-5月,全市财政支出完成62.8亿元,增长34.6%,占全市代编预算的59.6%,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并且,支出增幅在月份之间、县市之间较为均衡。另一方面,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支出保障的重点倾斜于民生和民计。1-5月,全市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37%、23.4%、24%,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进一步加大,支出分别增长195.6%和139.4%。此外,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9.2%,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48.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8.3%,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另外,各地还预留了一部分民生工程支出,主要是为了强化与省里将来制定出台的后续政策配套。
前5个月,我市财政增收较快、形势喜人,但同样要清醒地看到,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市财税工作仍然面临许多困难,财税增收形势严峻,主要表现为三个“压力明显增强”。
一是提高税收质量的压力明显增强。近些年来,我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始终保持在90-91%之间,稳居全省前三名。但随着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时间相对提前、项目相对增加等影响,我市非税收入大幅度增收,导致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大幅度下降,5月份仅为86.4%,较上年同期降低4.3个百分点,排全省第7位,较上年同期下滑5位。
二是实现进位赶超的压力明显增强。目前,我市财政收入增幅排在全省第三、总量排在全省第五,总体保持较好。但是今年下半年,制约我市财政增收的因素会越来越凸显。比方说,原有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到期,如果没有新的优惠政策出台,预计2011年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税收将大幅减收,其中靖安万利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前5个月已减收3172万元,全年减收将达近亿元,这对于总收入仅有3亿多元的小县来讲,影响十分严重。又比如,前5个月,我市契税、耕地占用税等“两税”收入不够理想,在其他税收普遍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两税”仅增长33.6%,其中耕地占用税更是不增反降,下降32%,而全省“两税”前5个月累计收入增收13.04亿元,增长41.7%。对此我不太理解,到底是征收力度不够,还是从财政划出去之后,财税两家没有沟通协调好,要专门作个调研。这些无疑大大增添了我们进位赶超的压力。
三是保持收支平衡的压力明显增强。今年,我市仅市本级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就新增1000万元,用于部队、武警、消防、公安等部门的支出大约增长2000多万元,其中预备役团800万元、军分区150多万元、武警支队接近200万元、消防支队170多万元,还有政法系统的“天网”工程、指挥中心建设,都需要较大投入。在各类临时救助、信访应急处置和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市本级也安排了1000多万元资金,再加上城镇建设“三年大会战”政府投入将达到45亿元,绩效工资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因素,都给财政收支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各地、各级财税部门一定要高度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确保完成“双过半”收入任务、确保收入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收入、赶进度、稳增幅、提比重,以财政收入的快速、高质增长,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赶超发展。
二、要围绕完成全年目标,扎扎实实做好下半年的工作
从当前形势来看,要完成今年的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