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当前,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期,在年末岁尾、新学期近半的时间节点,我们专题召开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要求,分析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以强有力举措,坚决防风险、守阵地、保稳定,确保全省学校安全稳定。
今年以来,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坚决扛起“三地一窗口”使命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深入分析疫情、舆情、社情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影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稳定工作,主动管控各类风险隐患,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保持了校园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据2020年全省高校师生思政状况滚动调查,高校教师、学生对安全稳定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在对所在学校15项工作总体评价中均排名第一,再创新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落实。省教育厅多次召开厅党委会、政治生态分析会、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等,首次开展省部属高校党委书记抓意识形态工作专项述职评议,研究部署校园安全稳定和意识形态工作。围绕“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做好2019年度省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的整改。今年敏感节点集中,疫情问题、舆情风险、渗透活动交织叠加,厅党委高度警惕风险问题,持续推进省委平安办交办的10项风险隐患的防范化解任务,印发《2020年全省教育领域可能发生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梳理出八个方面、53个具体风险隐患清单,11个设区市教育局和全省高校也认真深入地进行了对照摸排。积极防范和稳妥处置个别师生发表不当言论,对混淆政治与学术关系、公开散布错误言论的个别教师决不姑息。密切关注涉教育舆情和突发事件,提前做好舆情风险研判,对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及时稳妥处置,避免了恶意炒作发酵。
二是校园疫情防控成效明显。今年以来,疫情防控是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最大变量。疫情发生后,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快速响应,实施了六项硬核疫情防控措施,建立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九大”机制,完善“三码”精密智控措施。在广大干部的协同作战、艰苦努力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有效防止了疫情向校园扩散,保证了校园和师生的安全健康。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阶段后,面对疫情“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新形势,各地各学校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立德树人,毫不松懈地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周密做好各项开学准备,实现了复课返校、秋季开学等平稳有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得到了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三是平安校园建设稳步推进。今年以来,全省教育系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先”的工作理念,围绕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着力夯实校园安全防范基础,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师生安全素养三年行动计划,以“四个100%”和“四个高标准”为目标,深化学校“三防”建设和“智安校园”建设。着力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联合政法、公安、检察等部门,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加强校园及周边排查整治,及时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强化消防、交通、防溺水、实验室等重点领域安全管理。着力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修订完善《浙江省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联合省消防救援总队制定出台《浙江省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开发启用校园安全管理数字化平台,提高校园安全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今年来,全省各地各学校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和安全责任事故,没有出现重大校园安全隐患,校园安全总体上保持了良好态势。
四是工作制度机制日益健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责任体系,制定下发了2020年度《安全工作责任制责任清单》,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安全工作责任,各地各校逐级分解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职责,分层、分类、分岗位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位教职员工,全面压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完善协调机制,加强与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建立健全了高校稳定工作月志制度、高校敏感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直联机制、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沟通会商机制、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了学校安全稳定的工作合力。完善事故处理机制,建立了学校安全事故(案事件)倒查分析工作机制,各地各校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事故预警防范、应急处置、信息报送、调查分析和责任追究制度。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共同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各类隐患仍然存在,不安全、不稳定的风险依然不少,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近期,我省高校和中小学发生学生非正常死亡事(案)件,教训非常深刻。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袁家军书记、郑栅洁省长、朱国贤部长、成岳冲副省长分别作了批示,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心理疏导、关心关爱工作,形成异常情况发现机制、心理辅导机制、家校联动机制及应急处置机制等。
为认真落实省领导批示要求,确保校园和学生安全,我就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维护全省校园政治安全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做好新阶段安全稳定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全面总结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清晰展望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建议》特别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建议》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二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三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四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这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比如,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等等。
11月10日,中央第一时间召开了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意义重大,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聚焦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