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水平不高一直没长进,是因为你没有做到这几点
写材料是苦差事,是脑力劳动,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好的。
有的写手,虽然工作了几年了,可水平一直提高不了没什么长进;即使干了很多年的写作老手,也有遇到瓶颈期的时候。究其原因,很有可能在于没有摸到文稿起草的内在规律,导致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一般。
下面,通过对比写材料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错误做法和如何做是正确的,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写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01接到任务就写VS想清楚再动笔
写手有时候费了很大的功夫写出来的材料不被采用,不符合领导的要求,有时候憋了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想与写的关系。
俗话说,写文章七分想三分写。如果没有想清楚就急着动笔,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者绞尽脑汁、无从下手,结果自然是白费功夫,把时间浪费了。
“想清楚”主要是做好两件事。
1.想清楚意图。写材料主要是给领导写,写之前一定要把领导的精神、意图领会好,把主题主线弄明白,这样才能确保不跑题、不偏题。
一方面要学会自己去揣摩,把自己当作领导,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领导该怎么去想、怎么去讲、讲什么;另一方面要多听多记领导讲话、与领导多交流,尽可能得到领导的更多信息。
2.想清楚架构。写文章不搭框架、不列提纲,想到哪写到哪,结果就可能南辕北辙,就连领导修改时也无从下手,导致文章不能用。
做好谋篇布局,先按照整个文章的思路,把要写的内容先一一列出来,然后按照严密的逻辑顺序排列,形成一个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内容具体的结构。 写作助手网站(wenmijiayuan.com)免费发布
拟定出一份高质量的提纲,待领导认可之后再动笔写,这样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