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拿终稿”的,老看不上“写初稿”的?
进入6月份,年中各种推进会陆续召开,再加上群团、社会组织集中换届,文稿压力陡然增加。
市级“两办”综合处室,一般只有两三个人,白天忙不过来,只能加班开夜车。前几天见一兄弟,一脸愁容、两眼通红,闲聊几句,开始抱怨:部门提供的初稿完全没用,改来改去头都大了……
“拿终稿”的与“写初稿”的,这是一对什么样的关系呢?有时相亲相爱、有时又剑拔弩张,有时形影不离、有时又貌合神离……
这种感觉,只要在文字岗待过的,都懂!
“拿终稿”与“写初稿”的关系,就是文字岗与部门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01依赖型
综合处室拿到稿子任务后,第一时间就是找部门,一番发号施令后,坐在那里等作品。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大家都知道,写初稿是很累的,既要搭架子,又要找句子,很多功夫都在背后,最终成稿不一定看得出来。
等到部门初稿拿到后,上下打量、左右端详,如果感觉还在路上,大笔一挥,这里帽段上加上几句时髦词,那里标题上做个小整容,最后再填上几句所谓的领导固定表述,一篇稿子便大功告成。
但也要看天吃饭,因为部门文字水平有高有低,一般规律是:大部门强于小部门,常委部门强于其他部门,而组纪宣又强于其他常委部门。
一个文字处室,一年文稿任务至少百篇以上,多数初稿水平都徘徊在及格线上下。“依赖型”最大的短板,就是将命运交给了别人,有时候会“比翼齐飞”,但多数时候则是“一起挣扎”。
02抛弃型
既然别人靠不住,那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于是第二种类型诞生了,这就是“抛弃型”。
一位文稿兄弟讲,写稿子一定不能给别人养儿子,要养自己的孩子,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当然,初稿还是要的,也不能让部门闲着啊。
于是,彻底把部门抛在一边,用自己的嫡系部队冲锋陷阵,效果当然很明显:一是在高强度写作下,处室兄弟得到了锻炼,文稿水平得到了提升;二是嫡系部队战斗力强,文稿质量有保障、良品率高;三是全产业链腰板更硬,不怕别人“卡脖子”。
但弊端也很明显:一是长此以往,业务部门久疏战阵,会变得越来越不会写;二是稿子越来越多,加班也就越来越多,高负荷带来的高压力,很难可持续发展。
03支配型
这种类型就是把部门当下级,初稿上来,召集一帮子人讨论,一圈意见下来,交代给起草人,去改;第二稿上来,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