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重要文件的“七星大法”
各位党支部书记、支委朋友:
大家好!这段时间我相信大家一定忙坏了,既要抓业务,又要忙理论学习。那么重要文件这么多,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文件的方法呢?其实任何学习都是需要掌握方法的,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就我们党的重要文件来说,大致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把握。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1.注重通读原文,掌握种类和性质
有同志曾把我们党的文件或文献分为三个种类,即纲领性的、指导性的和实施性的,这是很有见地和道理的。纲领性的文件往往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宏观性、战略性都很强,内容丰富、意义重大,甚至具有划时代意义。显然,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包括二十大报告、党章就是纲领性的。
再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就是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的印发实施,对于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构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机统一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实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层基础,巩固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制度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还如,《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是新时代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的中长期规划,是我国人权保障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引领新时代中国妇女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指导性文件,是纲领性文件的展开和深化,也叫规范性文件,比纲领性文件的级别略低。如党中央全会的决定。不过,有的全会文件也具有纲领性性质,因为它涉及和解决的是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决定,大体都可以归为指导性文件,同时具有一定的纲领性,而纪念我们党成立80周年、90周年、95周年、100周年上党的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都是纲领性文件,因为它们带有总结经验、规划未来的作用和意义。
比如,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该《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实施,将《指南》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纳入校长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这个指南便是指导性文件。
实施性文件,是为了落实纲领性或指导性文件而制订的,关于某领域或某方面工作的具体文件。它往往是为了落实纲领性或指导性文件而制订的,是关于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工作的,比如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大都是关于农业或“三农”的),很多实施性文件是由“两办”(中办、国办)或中办、国办颁发的,有的还是由部委发布的。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1+2”文件等。
像教卫工作党委近年来出台的《上海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第二轮新时代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方案》等,都是为了加强公立医院党建的一些实施性文件,操作性很强,实践中我们要根据本单位实际,直接按照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件后,建议先把原文要读一遍,至少要翻上一遍,如有余力,应该朗读出来,在唇齿间细细品味,这对首要印象有最深刻的烙印。在读的过程中,明确种类和性质,这样便于分清精力投入的主次。相对来说,纲领性的文件是需要我们反复学习领会的,这是承载思想的经典,是载入史册的,是我们的政治学习的重要内容。
2.借鉴权威解读,找准主题和主线
重要文件往往有自己的主题主线,主题相对抽象,主线偏于具象;主题主线有时重合度高,有时区别明显。关于主题和主线,有时比较明显,但有时不太好找,这个时候,当我们的理论水平还达不到一定的高度时,就需要依赖主流大媒体的权威解读、梳理、概括了,这一块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去关注学习,这一般都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重中之重。
比如,如何理解二十大报告的主题和主线,我们就可以参阅《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总体内容及其逻辑——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解读》,作者是韩庆祥,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1期。
关于这次二十大报告的主题,就是开头部分讲的59个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韩教授指出这个主题,是贯穿整个二十大报告的总纲、灵魂、大道,是“宣言书”。它包括四个要点,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贯彻什么指导思想、具备什么精神状态、实现什么奋斗目标。其中一大亮点,就是突出“精神状态”的重要性,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它既突出了系统的伟大建党精神——这一百年大党精神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用伟大建党精神统领我们党的精神状态,又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即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之所以强调精神状态,是因为在客观上我们越是接近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就越是遭遇美西方国家对我国日趋激烈的围堵打压;我国发展越是处在紧要和重要的历史关头,我们遇到的矛盾难题就会越多、障碍阻力就会越大、风险挑战就会越复杂越严峻,就越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在主观上具有良好精神状态。如果没有良好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只是一种空想。
关于主线,韩教授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主线。它是贯穿二十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主线”。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这实际上也是贯穿整个二十大报告的一条主线”,那么这是我们能够比较容易理解的两条主线,但是如果没有权威的解读,我们不一定马上就能把握这两条主线。
同时,韩教授在文中也帮我们指出了一条学习二十大精神的方法,那就是从“大逻辑”角度理解和把握二十大报告。主要包括: 文秘家园网(wenmijiayuan.com)收集整理
①新思想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哲学逻辑”
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现代化逻辑”
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与“强国逻辑”
④坚持人民至上与“民本逻辑”
把握了这四个逻辑,也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的主要精神了。
3.用好思维导图,掌握布局和结构 文秘家园(www.wenmijiayuan.com)整理发布
这个布局就是文件的整体架构,它大致有合与分、分与合以及合与分的混搭等几种情况。结构就是整个文件的内容切分和具体构成,也就是一些板块和部分,板块比部分大些,部分又分为多层意思和许多段落,每个部分往往也是合—分—合的结构。文件的布局和结构是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的,同时又有其内在规律和要求。现实表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党党代会的报告的基本逻辑就是过去工作总结,重大思想理论问题阐述,当前形势分析判断,新的目标任务,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具体部署。大家也都会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决定作说明时都是分为几个板块、若干部分,非常清晰。
我的习惯就是画思维导图,借助可视化软件、技术,以树形图来对党的二十大的精神进行梳理、剖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件的谋篇布局和思想路径,也可以更好地从全局上把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