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六条黄金体会
公文是机关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有效载体。如果说农民生产的是农产品,工人生产的是工业品,那么机关工作人员生产的就是公文产品。
写作是件苦差事,但作为工作技能又不能不掌握。对高级机关来讲,公文写作更重要些;对办公室系统、代拟稿部门和文秘内勤来讲,公文写作更重要些;对正在形成工作能力的年轻同志来讲,公文写作更重要些。因此,具备公文写作能力是机关工作人员应有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必须的。
文秘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执笔者的政策水平、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公文写作能力与岗位专业知识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整体的、实际的工作能力。只有具备相当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才能做好所承担的工作,完成相关的任务。在机关工作中,就是靠岗位专业知识和公文写作能力这两条腿走路。少了任何一条腿,走起路来都不会顺当。反过来说,这两条腿如果都很粗壮,就可以在职业生涯中走的较为扎实。
在工作当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一篇文章定成败、一篇文章定升迁、一篇文章定调动。为什么能有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文章背后是能力和水平。所以,要把这方面的能力培训和锻炼当成回事。就像走正步、搞队列一样,只有下苦功夫,才能走出个样来。队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掌握,而公文写作却需要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这个过程十分艰辛。
第一个体会:公文写作既难写也不难写,既有规律也无规律。
所谓既难写又不难写。难写是说即使会写小说之人,也不一定能够把公文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