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体制内是“抑郁症”的重灾区
1
周末跟朋友吃饭,席间聊起一件事,大家都感慨颇深。
朋友说,他有个同事,公务员,前段时间跟领导请假,说是自己长期失眠,白天精神萎靡,无法继续坚持工作。然后把医院开的失眠诊断证明拿给领导,领导就批准他休假两周。两周时间到了,可他还没来上班。然后单位里有人就猜测,他可能不仅是失眠这么简单,应该是一种更严重的病。
说着说着,就有人提到了郁郁症。
这还真不是瞎猜。那人最近半年上班都没什么精神,每天就坐着,也不爱说话,工作也是各种应付,质量很低。还经常跟同事抱怨,工作压力大、上班没意思、啥都不想干,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是处。
当然,我们无法确切地判断那人是否有抑郁症。不过在体制内,抑郁症确实是一个不能明说,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不能明说是指一旦表露出来,会影响个人的前程,至少领导会觉得此人不堪大用、难担大任;无法回避是指这个问题其实已经非常普遍了,体制内人群是抑郁症的重灾区。
这些年,由于抑郁症自杀的官员不在少数。《新京报》一则报道显示,自2009年以来我国共有243名官员自杀,其中约半数被明确诊断为抑郁症。
还看过一则报道,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许毅,他所属的科室一年要接诊7万人次的患者,其中被确诊为抑郁症的大约占60%,其中约一半是公务员。
公安部专家、浙江心理学专家赵国秋说,他每周大约接诊15位病人,患者中有一半是公务员,这些人中有一半是外省市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不在少数。
当然,以上这些事例并非指公务员系统内有一半的人都有抑郁症。之所以抑郁症诊断比例这么高,其实跟中国人不爱看心理医生有关系。很多人总觉得只有神经病,才会去看心理医生。以至于现在许多看心理医生的人,基本上症状已经非常严重,到了不得不看的地步了。
2
看心理医生就是神经病,这种观点很落伍。在很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看心理医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跟感冒去医院看病差不多。统计数据显示,平均500个美国人就有一个心理医生,30%的美国人会长时间定期看心理医生,80%的美国人会间歇不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