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领导识人的“群峰理论”
有位朋友说自己很好奇,想知道领导和下属每天接触的时间并不多,他是怎么辨别下属能力强弱的,又是怎么看一个人值不值得培养的。
这让笔者想起一位好友说起的一个例子。
朋友当时去某单位任职,发现单位有个小伙子,重点本科毕业,却在单位没有很好评价,普遍反映工作能力一般。
不仅如此,还有反映小伙子不合群、情商不高的,总之,就是各种不好的评价。
朋友见过几次,发现小伙子也很是腼腆,不善言谈,说话办事也不是那么周全,总觉得是有点放不开手脚。
朋友就很疑惑,这个小伙子能够考上重点本科,智商肯定没问题,日常打过几次交道,安排工作理解很快,思维非常灵敏,猜测就是欠缺一点社会历练。
恰好,单位要成立一个下级单位,需要提前做好设置的准备工作,因为牵扯跑手续、走政采等等很多麻烦事,单位很多人都不愿意接,问了好几个科长都说忙,顾不上。
朋友也是个有个性的人,既然都嫌累不接,我还非得找个人接,还得干好了打这帮人的脸,于是就想到了这个小伙子,想着重本毕业,这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