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民为政首,农为邦本。区委、区政府每年年初都会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认真研究和部署“三农”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次会议推迟到今天才召开。因为开得比较晚,我们更应该把会议开得扎实一些,工作安排得更具体一些,才能真正体现这次会议的意义。
从我个人来讲,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对“三农”有一种说不尽的缘分、道不尽的情感,总不愿看到农村衰败,总希望农村有新变化、农业有大发展、农民有好生活。顺庆的农业曾经辉煌过,但由于没有持续重视、加大投入,导致顺庆的农业农村发展长期停滞不前。2017年重回顺庆工作后,我也一直在思考,顺庆究竟需不需要抓农业?顺庆的农业怎么抓?基于这么多年来对农业农村的理解、对顺庆发展的关注以及在顺庆的工作生活经历,我认为顺庆的农业农村有前途,应该搞起来,也肯定可以搞起来。
区委六届五次全会以来,我们坚持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大胆折腾、大胆探索、大胆创新,顺庆的农业和农村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顺庆的农业有希望。从2017年打造的七坪寨景区,到2018年提升的锦绣田园,再到2019年打造的果海酒村,一经推出,都是人气爆棚,这些都充分证明顺庆的农业大有希望、大有可为,因为背靠一个100多万人口的城市,不缺市场、不缺人气、不缺需求,缺的是优质的产品。二是顺庆的农业有思路。坚定走“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子,这是顺庆农业发展的关键点、切入点,事实证明这条路子走对了。全区上下一定要牢牢扭住这个思路,将顺庆的农业发展下去、抓下去,努力推动顺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三是顺庆的农业有成效。2019年,我们成功接受了国家脱贫攻坚交叉检查,顺利完成了村级建制调整前期准备工作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两项重大的改革,荣获了“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荣誉称号,潆溪街道板凳垭村、搬罾街道干堰塘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新复乡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乡镇,特别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全省40个高收入县中排在第二位,这是历年来的最好成绩。四是顺庆的农业有压力。顺庆的农业离我心目中的农业、离广大市民对顺庆农业的需求还有差距,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还不健全,至今我们都还没有一个成规模、成体系、成品牌、有特色、能记住乡愁的农家乐,这离城市的需求差距太大,顺庆的乡村还没有真正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市民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
总的来讲,2019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表扬。刚才大家都讲了一些很好的意见,这里我就不再重复讲一些具体工作,而是结合顺庆实际,从务虚的角度讲一些意见。概括起来,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三农”工作的“八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直面问题”与“增强信心”的关系。虽然我区“三农”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家要清醒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千万不可盲目乐观、盲目自信。一方面,思想不够解放。不少干部群众还停留在过去的小农经济、小打小闹、小作坊意识,农村发展眼光没有打开,农业农村发展思想没有彻底解放。二方面,基础条件较差。农村应该是一幅山水画,应该是炊烟缭绕、鸡犬相闻、小桥流水、山清水秀、蓝天白云的美景,但与其他县(市、区)相比,顺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森林覆盖率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三方面,农业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农业人才是强农的根本,顺庆的农业体量小、规模小、产值小,农业种植大户、农业技术带头人、农业生产企业家等农业人才严重短缺,极大制约了顺庆农业的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顺庆农村还有400平方公里的广阔天地、25万的农村人口,特别是顺庆作为主城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市场需求巨大,只要我们怀着对土地的这份情怀,坚定农业发展信心,顺庆的农村必将焕发新的活力,必将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二是要处理好“区情区位”与“农业定位”的关系。作为南充的中心城区和南充城市经济的领头雁,顺庆的城市定位是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宜居宜业示范区,发展城市经济是主要任务,但这并不排斥农业发展,城市人更需要到农村去休养生息、去呼吸新鲜空气、去购买生态产品,所以说我们顺庆的农业要紧紧围绕主城区的“吃喝玩乐”来做,要牢牢扭住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推动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