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领导看好的标兵人才,你需要这样做!
有这样一句话:“凡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就培训而言,也可以说“凡是不解决问题的培训都是耍流氓”。组织需要解决问题,个体更要解决问题。站在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深知实施标兵人才培养项目非常不易,培养定位高、时间跨度长、实施过程难,还有就是工学矛盾特别突出。那么,为什么坚持培养标兵、培养目标是什么、培养路径是什么?怎样让标兵之旅富有意义?就标兵人才培养对象而言,应该对这些问题有所思考。
以终为始,找准问题
以终为始,应该是个外来词,史蒂芬·柯维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第二个习惯就是以终为始。“以终为始”强调的是说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所有事物都有心智的第一次的创造和实际的第二次的创造。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思,然后再付诸实现。正因为如此,认定目标和使命才显得如此重要。
什么是标兵人才,这个概念很大,也很宽泛。正如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看法和理解。组织上将标兵人才定位于“专家型、技能型、实战型”税务干部。我理解,专家型,就是要求术业有专攻,有真本事、硬本领;技能型,就是要懂操作、会干事、能出活;实战型,就是要有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本事。这“三型”要求的背后,应包含政治素质、学习素质、组织素质以及情感素质等诸多方面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