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是在国家《“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正式出台、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和市场监管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的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座谈会精神,总结2020年工作,分析当前市场监管形势,部署2021年任务。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省局贯彻总局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汇报。省直各单位对这次会议大力支持,省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在年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参加会议。借此机会,对过去一年省直各单位对商事制度改革和工商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奋战在市场监管工作一线的广大市场监督管理干部表示亲切的慰问!
刚才,x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对近年来全省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省工商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以改革创新统领2020年工作全局,全省“十四五”市场监管工作实现开门红
2020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省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实行分级管理的第一年。一年来,全省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奋发有为进行创新,齐心协力加强监管,众志成城应对挑战,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省“十四五”市场监管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一)加大“放”的力度,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省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商事制度改革不断破冰推进,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是“五证合一”改革提前完成。在“三证合一”基础上,将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纳入合并范围,先于全国其它省份开展“五证合一”改革,全年发放“一照一码”执照37.57万份,其中“五证合一”后发放8.78万份,登记信息全面实现五部门交换共享。2020年12月1日起全面实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发放“两证整合”营业执照8.18万张。
二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严格执行国务院和工商总局规定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和企业变更、注销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制订《x省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经省政府公布后置审批事项222项。
三是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持续推进。推进市场主体住所登记制度改革、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在长沙市高新区开展集群注册试点。实行企业名称核准全程电子化,冠省名企业网上核准率达83.6%。四是“放管服”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经验。指导岳阳市开展试点,出台配套政策,设立“双创”专项资金,推动了当地小微企业发展。
商事制度改革释放了巨大的制度红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去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56.52万户,新增注册资本9547.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83%和30.21%。截至去年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290.89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48555.45亿元。改革为结构调整注入了新活力。在新增企业中,私营企业占比94.92%,公司制企业占比90.74%;现代农业、“互联网+”、文化娱乐等新兴行业增幅超过一倍,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革为创业就业提供了新载体。新登记个体私营企业吸纳从业人员270.85万人,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全省个私从业人员总数达到823.46万人。改革为简政放权积累了新经验。企业登记效能大幅提升,资料齐全的企业均能实现当场受理、当场登记。“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的实行,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提高了市场准入效能,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一大亮点。
(二)转变“管”的方式,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出台《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明确各政府部门监管职责,建立“双随机”、“双告知”、联合惩戒、大数据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和机制,“双随机”抽查企业1.89万户;加强市场主体信息公示,2015年全省企业、个体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公示率分别达到88.37%、92.81%和88.77%,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销吊销“僵尸企业”4.8万户。
二是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x)顺利通过工商总局验收并上线运行,归集572.9万户市场主体基础信息;建成法人库地方工商项目,建设开通市场主体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完善x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x信用网,归集企业信息1319万条,向有关部门提供信息1542.73万条次;推进合同信用管理,公示国家级“守重”企业213家,省级1800家;加强违法信息公示,公示行政处罚信息4.27万条、经营异常名录信息21.1万条,与省高院合作拦截被执行人4174人,限制被执行人11709次。
三是加强竞争执法工作。立案查办各类竞争案件930件,案值3625万元;开展公用行业专项整治,责令相关企业退还违规收费1.5亿元。省局查办了新奥燃气强制用户缴纳预付费用案件,责令退还违规收费1.3亿余元;查处了长沙公交公司办理公交IC卡不正当竞争案件,消费者普遍受益。
四是加强市场专项整治。全年组织开展了系列市场整治专项行动,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4551件,案值6.35亿元,罚没1.27亿元。其中: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4014件、无照经营案件5180件、网络违法案件275件;查办传销案件175起,捣毁传销窝点1500余个,劝返遣送传销人员6471人;查办虚假违法广告案件1089件,其中2件被评为全国十大典型案件;查办合同案件270件,约谈企业662家。
五是加强消费维权工作。对《x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进行了修订,省会xx和四大景区12315综合执法系统维权效能持续提升,消费维权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引导消费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线上线下抽检商品4636组,查处消费侵权案件1146件;不断加强12315建设,受理处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50.9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551万元。
(三)强化“服”的理念,服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建设开通全省小微企业名录库,对中央和省级扶持小微企业的法律、政策、文件进行集中公示,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2020年新增个体工商户41.25万户、私营企业12.89万户,总数分别达到225.12万户、52.61万户;网络经济稳步发展,新增网络市场主体3.36万户,总数61.7万户。
二是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全省新注册商标5.23万件,总数达到25.74万件;新申请xxx国际商标24件,总数341件;新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2件,总数109件;新认定和续认著名商标775件,总数2230件;新认定驰名商标7件,总数391件。xx、xx化成功获批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注册申请受理窗口,占据全国首批13个窗口的2席,促进了我省商标注册便利化。
三是支持发展广告产业。制订《x省广告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200家广告企业进行重点扶持,15家企业获中国一级广告企业资质;全省广告经营主体达5.2万户,广告经营额242.3亿元;x国x家广告产业园入园企业495家,园区经营额41.2亿元;xx广告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xx红色文化公益广告基地、x雷x锋精神公益广告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四是全力助推“三农”发展。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事项,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万户,总数6.44万户;培训农村经纪人3826人,促进了农村经纪业发展;加强合同帮农,查处涉农案件163起,保障了农村市场安全。
五是深入推进非公党团建设。建立省、市、县、所四级非公党建联系点,党、团组织在非公经济领域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扩大。全省依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建立非公经济党组织5058个,管理非公企业党员5.1万人;各级非公团工委批准成立团组织3777家,管理团员6.7万人。
(四)落实“严”的要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加强机关党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制订机关党建规范性文件,编发《党支部工作手册》,开展机关支部书记述职评议活动,提高了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加强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监督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机关环境。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开展“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对上年班子民主生活会收集的问题和机关“慵懒散”现象进行全面整改。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和民主人士特约监察工作,促进了机关作风的不断改进和履职能力的持续提升。
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