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加强学风建设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党课:加强学风建设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同志们: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学风透视作风,学风折射党风。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将学风建设作为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毛泽东提出学风问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到习近平总书记将学风问题看作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学风建设始终如一的重视,凸显出学风建设对于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的生成逻辑、战略架构以及实践方略,对于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强党兴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的生成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学风建设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党的学风问题,为全党端正学风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从理论生成、历史脉络和现实要求三个维度科学认识党的学风建设的生成逻辑,是进一步把握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的理论前提。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的内在规定

马克思认为,共产党是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要以系统掌握科学理论为前提,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这一论述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回答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即要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所指出的“我不主张我们树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及“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就是要求共产党人要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将马克思主义当作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者如果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手,而不考虑复杂的现实,将寸步难行。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正是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列宁才得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分析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找到客观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的本质要求。

毛泽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的创立者,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中首次阐释了“学风”的概念,并将学风问题视为“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毛泽东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风”“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以及“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理论,带领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学风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从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历史任务出发,对党的学风建设作出了符合实践与时代要求的新阐释,将党的学风建设视为关系党兴衰成败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不仅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思想,而且推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并形成制度以带头践行马克思主义学风,指明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学风建设的深刻意蕴与具体要求。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经验传承

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与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时刻保持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上的清醒,是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的历史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通过与反马克思主义学风坚决斗争,逐渐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对比,深刻认识到: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基础上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对学风的探索初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由于坚定马克思主义学风,弘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崭新篇章。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风,以实际行动建设一个“新世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客观分析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实条件,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政策,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并根据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客观阶段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胜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接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风,推动党的中心工作不断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旗帜,总结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路线,破除思想禁锢,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实际问题,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开辟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现实逻辑: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举措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弘扬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风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能够充分发挥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引领与支配作用。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第一,思想建设是贯穿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设为政治建设确保正确方向。党的政治路线是否正确,取决于是否有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否有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第二,思想建设使组织建设具有基本组织原则。党的组织要汇聚力量,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要通过思想建设强化党员组织观念。第三,思想建设为作风建设奠定理想信念基础。思想在内,作风在外。优良作风不是自发产生而是在理论塑造下逐步形成,只有理想信念的坚定,才能产生优良作风。第四,思想建设为制度建设提供观念支撑。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同向发力,思想建设可以在思想上引导党员树立法律意识、制度意识,维护制度的权威性。第五,思想建设是廉政建设的精神指引。长期执政条件下,通过思想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进一步抓住“不想腐”这个根本性问题。作为贯穿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设首要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的问题。一旦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就会出现思想上“总开关”松懈,政治上“左”右摇摆,组织上与党“离心离德”,作风上腐败变质等问题。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巩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需要依靠学风建设推进思想建设铸魂工程走深走实。因此,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教育广大党员学懂弄通理论、掌握思想真谛,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使广大党员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提升执政本领,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二、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的战略架构

党的学风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的重要抓手。新时代,要把握住党的学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要求、战略关键、战略核心,推进党的学风建设迈进新征程。

(一)战略目标:引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走向未来”

重视学习,善于将马克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党课:加强学风建设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基层小笔杆+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文档素材,服务帮助笔杆子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兑换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