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微腐败“微”害不微无“微”不治

党课:微腐败“微”害不微无“微”不治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相比“远在天边”的老虎,“近在眼前”嗡嗡乱响的“蝇贪”更让人感受真切。百姓愤慨“老虎 ”,也同样痛恨“蚊蝇”。基层党员群众也是如此,居家过日子,苍蝇到处乱飞,蚊子嗡嗡乱叫,饭也吃得不可心,觉也睡得不安稳。一个单位建设,今天你拆一砖、明日他拆一砖,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还有什么建设可言呢?今天,我就以《“微”害不微、无“微”不治》为题,和大家聊聊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

一、三个特点谈“微”

微腐败”在我们身边默默潜行,它就像“蚁穴”,它就像“蝗虫”,静默无息潜行。那么,“微腐败”有什么特点,“微”在哪里呢?

一是“小”。有人认为吃点拿点不算贪,小来小去不算占,打着小吃小喝、小来小去的幌子,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宋朝崇阳县有个看守库房的小官,每次都从库房里面拿走一文钱,被发现时他不以为然道,就拿了一文钱,有什么大不了的。县令审查时气愤的说道,一日一文、千日千文,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可见,微不足道的腐败积累下来就是大贪呀。“微腐败”的小,是因为它的微小。它小到一盒香烟、几斤水果、一次聚餐,都是“微腐败”。

二是“近”。“微腐败”听起来“远在天边”,腐败起来“近在眼前”这是不争的事实。同事、部属、朋友都可能是“微腐败”或者“被微腐败”的群体。“微腐败”的近,是因为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伸手即触,并非海角天涯,近的令人习以为常。

三是“惑”。自家产的、朋友送的,反正又不是钱“不用怕”;我用自己工资买的又没有用公款“不怕查”;成长进步上没少帮忙,这是人之常情,应该的。这些和风细雨,听起来温馨的话语,慢慢就迷惑了我们双眼,蒙蔽了我们的判断,常在河边走,鞋慢慢就湿了。“微腐败”的惑,是因为他的迷惑性强。“微腐败”有时候是“人情往来”,有时候是“交流感情”,有时候是“关系协调”。如果我们以陈旧思维去看,就会根本分辨不清,只有用正风反腐的“照妖镜”去分辨,才能辨明“真身”。

二、三个“伤不起”明“危”

前几年,有一首非常火的歌曲叫《伤不起》,其实我们如果对身边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党课:微腐败“微”害不微无“微”不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基层小笔杆+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文档素材,服务帮助笔杆子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兑换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