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1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
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因素,防控农作物病虫危害是减灾保丰收的关键举措。2021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粘虫、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害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为组织做好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县农业农村局依据农作物病虫监测数据,结合农作物品种布局、病虫基数、病虫害历年发生情况,栽培管理及未来天气趋势,组织相关站股专业技术人员对2021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会商分析。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病害重于虫害,发生面积65.6万亩次左右,同比增加8.2%,各地需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一)小麦重大病虫害。预计小麦“两病一虫”发生面积1.1万亩次,同比增加7.1%。其中,条锈病偏重发生(4级),预计发生面积0.5万亩次;赤霉病中等发生(3级),预计发生面积0.2万亩次;麦蚜偏重发生(3级),预计发生面积0.4万亩次。
(二)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计水稻“三虫两病”发生面积43.0万亩次,同比增加10.4%。其中,稻飞虱偏重发生(4级),预计发生面积4.0万亩次;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4级),预计发生面积3.0万亩次;二化螟中等发生(3级),预计发生面积20万亩次;稻瘟病中等发生(3级),预计发生面积13.0万亩次;纹枯病偏重发生(4级),预计发生面积4万亩次。
(三)玉米重大病虫害。预计玉米“三虫两病”发生面积19.5亿亩次,同比增加4.8%。其中,草地贪夜蛾发生代次多,偏重发生(4级),预计发生面积3万亩次;粘虫中等发生(3级),预计发生面积1.5万亩次;玉米螟中等发生(3级),预计发生面积10.0万亩次;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发生(3级),预计发生面积2.0万亩次;纹枯病中等发生(3级),预计发生面积3.0万亩次。
此外,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4级),预计发生面积2.0万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