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为做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以一级巡视×同志为组长的调研组,于×月下旬,深入×区、×县和市直各相关单位,对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紧紧围绕×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全力推进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构建起了以高A级景区为核心、旅游演艺蓬勃发展、旅游业态门类丰富、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
(一)坚持顶层设计,强化高位推动
一是强化法制保障。围绕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三个定位”目标要求,制定出台《×旅游条例》,为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规划先行,突出引领。颁布实施《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守护好×旅游金字招牌实施方案》、《×市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三年行动方案(×-×年)》、《×市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条保障措施》、《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提升“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市产业强市三年行动方案(×-×年)》、《×市打造全国文旅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年)》等一系列规划、措施,引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化行业改革。着力推进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加强旅游综合执法、创新旅游协调参与机制、优化景区服务管理、深化导游旅行社体制等改革,坚决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放管服”各项改革要求,有效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旅游产业得以强劲复苏。今年×至×月,×全市接待旅客×,×.×万人次,是×年同期水平的×.×%,实现国内旅游收入×.×亿元,是×年同期水平的×.×%。其中,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来×游客数量达×万人次,是×年同期水平的×%,实现国内旅游收入×.×亿元,是×年同期水平的×%。
(二)夯实发展基础,拓展品牌效应
一是旅游品牌含金量持续提升。截止目前,我市拥有星级饭店×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个,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家,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示范街区×个,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个,旅游演艺剧目×场,文保单位×个(国家级×处、省级×处、市级×处),非遗名录×项(国家级×项、省级×项、市级×项)。A级景区从原来的×个增加到×个。同时,×文化旅游区×A级景区创建工作已向国家文旅部申报测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已报省文旅厅审核,×古城-×雪山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正在积极推进,“×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增强。二是旅游产品业态不断丰富。实施“旅游+、+旅游”,建成×等一批文旅综合体验产品,建成×个半山酒店、×个国家级旅游民宿,文化体验、康体养生、户外拓展研学等新业态不断呈现。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白沙、拉市×个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文林、均良等×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全省各州市中位居前列。“柔软时光?亲近纳西”之旅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是市场主体规模日益壮大。目前,全市由文旅部门实施行政审批和标准化管理的文旅市场主体共×,×余户,旅行社×家,直接从业人员达×万余人,间接从业人员近×万人。
(三)加强行业治理,规范经营活动
一是强化旅游行业治理。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围绕《×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和旅游从业人员“八不准”规定,制定出台《关于持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铁拳行动”,对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依法依规,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违法行为,不断巩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成果,营造安全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二是持续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推行“×天无理由退换货”机制和旅游“红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