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全县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1年全县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市各级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任务。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谈几点意见。
一、众志成城勠力同心2020年工作成效显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局的精心指导下,强监管、优服务、提质量、保安全,用逆行而上的勇气、务实笃行的担当,战疫情推改革、防风险提效能、促发展强基础,推动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迈上了新台阶。
(一)孜孜不倦战疫情,防控复产工作彰显新担当。
一是落实防控措施有广度:年初开始,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深入集贸市场,查禁野生动物、活禽交易,关停了全县51个活禽售卖区域;深入医院药房,检查防控用品,确保市场供应;深入商超餐企,落实防疫措施,消除传染隐患,退订各类宴席8000余桌;深入企业工厂,督促防疫用品生产,确保高效产能;检查生产流通,打击囤积居奇,严查商品质量。累计出动监管人员8628人次,检查各类经营户5872家次,接到相关投诉158起,办结158起。二是推进复工复产有深度: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强化复工复产企业食堂监督,督促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规范操作等。各辖区监管人员对复工复产企业食堂进行了驻点监管和跟踪防控,确保企业食堂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根据省市县关于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文件要求,优化行政审批窗口服务,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审批服务,对重点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容缺审批等方式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多模式审批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工复产期间,企业登记注册窗口接待电话咨询服务515件,网上办理639件,现场办理372件,其中新注册登记97户,变更登记31户。同时,针对存在特种设备的复工复产企业开展全覆盖式大检查,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落实安全责任,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复工复产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全县累计复工经营户6219家。三是常态化防控有力度: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之后,以冷链食品管控为重点,持续强化冷链食品赋码销售,并针对全县63家冻库和561家利用冰柜开展冷链食品销售的经营户开展不间断排查,配合县疾控部门开展核酸检测,共排查冷链食品1925批次(其中进口冷链食品59批次),核算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同时督促冷链食品经营户等重点人员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共完成冷链食品从业人员176人和外卖配送人员56人新冠疫苗接种。
(二)步步为营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新突破。
一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落实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简易注销等各项改革举措,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全面实施,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时间。2020年度(截止到2020年11月)新登记注册企业1415户(其中私营企业1366户、内资企业2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户),个体工商户1770户,同比分别增长77.1%,29.1%。企业变更登记608起,换照登记68起,注销250起。同时,继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好网上登记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的推广应用。二是全面推进质量强县战略。望江县人民政府与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召开县域经济质量提升对接会,为望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省质检院在望江设立工作站,并安排技术机构点对点的对接;启动第三届望江县政府质量奖申报工作,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树立标杆企业;以实施“技术服务工程”为抓手,加快我县检定机构平台建设,提升技术保障能力,以市场监督检验所建设为依托,建设望江纺织服装检验中心。品牌战略方面:安徽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安徽省联河米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产品获市名牌产品称号,安徽省联河米业有限公司获市政府质量奖,安徽省亮亮纺织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获县政府质量奖,安徽省天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企业获县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到目前为止,全县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安徽著名商标25件、安庆市知名商标21件;安徽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8家;安徽名牌产品7个、安庆名牌产品21个以上。卓越绩效奖2个,卓越绩效先进个人1人;安庆市政府质量奖2家、县政府质量奖4家,县政府质量奖提名奖2家。发明专利方面:2020年我县发明专利申请量167件,授权量70件,有限发明专利265件,万人量4.82。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46件,授权234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73件,授权70件。
(三)环环相扣防风险,守护安全底线展现新作为。一是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加强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规范特殊食品专柜销售行为,印发专柜销售标示标牌1000余份;开展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大检查。对159所学校、托幼机构食堂以及34所县城及中心学校周边300余户食品生产经营户进行了全方位检查;开展小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格执行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要求,及时清理库存过期和变质的食品及原料;开展食品抽检,根据季节特征、当地消费特性等实际情况制定2020年抽检工作方案。同时严格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违规现象,累计立案58起,结案52起,罚没款22万余元。二是守牢药品安全底线:建立健全药品监管机制,依据省局有关文件精神及市局具体要求,开展了药械安全春风行动、疫苗流通环节质量专项检查等药械化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重点单位和重点品种的经营使用行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督促药械化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积极开展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上报工作共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1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89例,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76例。三是守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积极开展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和各类特种设备安全专项行动。共检查使用单位162家,检查特种设备572台,督促整改一般隐患59处;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召开了全县电梯安全工作会,对安全使用电梯、维保行为进行了规范,对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高压态势,累计立案调查2起,查封设备4台,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起。四是守牢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引导申洲等7家规模以上企业引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广泛推广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22家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专项执法检查和安全帽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专项检查。新冠疫情后,口罩企业爆发式发展,县局开展了口罩的专项整治行动,对20家生产企业进行多次检查,并督促送检,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对10家企业假冒CE证进行鉴定,有效防止了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
(四)层层发动提效能,规范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一是信用监管方面:做好企业信息公示及年报工作。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省、市局的安排,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法对未按时公示信息和报送年报的企业进行有效督促。上年度我县应年报内资企业5773户,已报5197户,年报率达到90.02%;外资企业数14户,已年报14户,年报率为100%;个体户应年报18353户,已报17656户,年报率达到96.20%;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年报数为759户,已报678户,年报率为89.32%。同时,做好企业异常名录的列入和移出管理工作。2020年度共受理和审批352户企业(含个体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申请;做好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我局共接到12份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申请,在做好实地核查工作后,报请省局核准移出。二是市场执法方面:持续开展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