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党委工作报告(1)

乡镇党委工作报告

乡镇党委工作报告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工作思路、县委“×”工作思路,以×镇一个目标、三个定位、四个着力增强“123”工作思路为抓手,保稳定、谋发展、惠民生、防风险、强党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全面振兴新突破迈出坚实步伐。

(一)聚焦主题教育,持续在学思践悟上有收获,在真抓实干中见实效。一是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着力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把主题教育学思践悟落到实处。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带头学习,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3次。11名班子成员率先到所分包村讲专题党课,各党支部书记结合工作实际在本支部讲专题党课36次。结合“三话六学”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乡村发展意见建议征集、人居环境提升、医保政策宣传、理论宣讲等志愿活动,共收集意见建议28条,已处理22条,为民办实事好事17件。二是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党的XX大精神走深走实。党员干部“带头学,集中开展学习讨论党的XX大报告学习会、镇村干部专题学习会等12场次,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各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结合“三会一课”进农家、主题党日等活动多渠道开展党的XX大精神学习宣讲活动36场次,参与学习党员、群众1400余人,扎实推动党的XX大精神学习活动入脑入心。

(二)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群众增收根基更加稳固。紧紧抓住持续增收这个关键,认真谋划,挖掘优势,通过政策扶持、新品种推广、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强化自身“造血”功能,产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面徐徐展开。一是千方百计促农增收。结合×高中低海拔立体气候实际,下半山紧扣干热河谷修复保护开发,持续发展芒果、柑橘等热区水果,新植及提质增效3000亩,板栗瓜、芋头等热区蔬菜2000余亩;中半山以调整种植品种、提高复种指数为主,稳住传统农业为辅,发展高粱油菜轮作产业5000亩,建成高粱及延链产品加工厂一座,蜜蜂养殖800群。示范推动特色产业工业辣椒、香椿种植800亩;上半山以粮食稳产为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为特色。保耕稳粮种植优质梯田米8500余亩,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6000余亩,示范种植羊肚菌、小香菇等林下食用菌种植300亩。稳岗就业,拓岗增收,组织镇村级技能培训7期,570余人接受对口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化输出稳岗务工人数11026人,开发公岗265人。二是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收入。因村制宜,实施村集体经济“四型模式”,以土地、光热等资源为主的资源开发型,以乡村物业服务管理为主的服务创收型,以闲置土地、房屋等为主的资产经营型,以村企利益捆绑联结为主的产业带动型,全镇6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8.39万元,村均14.73万元。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更显成效。秉承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群众主体的原则,镇村组干部齐抓共管,上下一心,在人居环境、乡风文明、乡村面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绿美意识得到了提升,整体环境焕然一新。一是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绿化美化条件,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守护绿水青山,留住乡愁底色为标准,立足自身条件,制定实施《×镇绿美乡村三年行动任务细化清单》《×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红黑榜”考核评比办法》《关于开展×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督导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把督促检查贯穿于绿美×建设各个环节,共开展考核检查5次,覆盖50个自然村,通报红黑榜4场,根本上治理“五乱”。二是始终注重把单项工作与整体工作整合开展,把近期目标与远景战略统筹安排,成立集苗木培育、美化绿化的×绿美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解决绿美乡村建设苗木花草选育采购难题,拓宽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渠道。三是美丽乡村加速建设。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2〕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民意,切实将绿美乡村建设工作打造成为民心工程。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绿美乡村建设全过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增收产业,除陈规陋习,立文明新约,创建特色鲜明、自然和谐的文明新村,体现在规划设计、建设管护等各环节、各方面,推动绿化美化共建共管共享。创建美丽庭院76户,打造×××3个绿美村庄。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在×村召开。形成了××××××等一批各具特色、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示范样板效应逐步显现。

(四)持续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进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夯实民生基础保障,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厚植民生幸福基石。一是持续抓好社会救助、民生保障、就业创业等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发放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补助474余万元,保障对象达1655余人。实施无障碍改造49户,助残服务更加精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28821660人,参保率均达90%以上。实现转移就业11026人,其中,转移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乡镇党委工作报告(1)

基层小笔杆+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文档素材,服务帮助笔杆子

确认删除?
开通VIP
兑换VIP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