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某市民政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二十届二中全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XXXX”具体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和上级民政部门工作安排,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健全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体系、特殊群体关爱帮扶体系、社会组织和慈善事业规范管理体系、民政公共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强化系统观念,树牢底线思维,激活改革、开放、创新动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稳定,扎实推进X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助力X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千万人口共生共荣贡献民政力量。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抓紧抓实经常性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学而思、学而悟、学而行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组织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研讨,持续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贯彻氛围。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开展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汇聚推进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党对民政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党组会“第一议题”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制度,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政治要件台账制度,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民政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民政领域落地落实。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铸牢对党忠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严格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三)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加快修订出台《X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低边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等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制度政策。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密切关注物价上涨变动情况,适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进一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断加大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和关爱服务力度,积极发展服务类救助。
(四)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依托X省社会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和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充分发挥“双百”社工、基层民政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作用,提高主动发现能力,将更多的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范围,及时预警,综合救助。完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健全信息交换机制,与相关部门实现常态化数据共享,精准认定救助对象。健全快速响应、分类处置机制,为低收入人口提供便捷、高效的救助服务。
(五)持续提高社会救助服务效能。深入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开展社会救助经办人员专题培训,支持和鼓励镇街(园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增强基层经办能力。依托现有阵地,积极推进市、镇、村综合救助服务平台试点建设工作。发挥市、镇(街道)两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强救助政策衔接、资源统筹,形成部门合力。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
(六)持续优化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完善救助管理工作机制,修订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做好救助寻亲和街面巡查救助工作,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街面巡查、救助寻亲等环节的深度应用。强化源头预防、寻亲送返、落户安置工作。抓好市救助管理站精神康复医院运营,提高站内医疗救治能力和效能。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各镇街(园区)持续开展“夏日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专项救助行动。指导市救助管理站开展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
(七)健全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坚决纠治各类违法违纪行为,推动社会救助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探索尽职免责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巡察、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管理。深入化解社会救助领域信访矛盾,畅通救助服务热线,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三、加强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八)落实儿童福利领域政策措施。推进儿童福利标准化建设,配合开展儿童福利和权益保护高质量发展示范试点。落实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管理实施办法、集中供养成年孤儿分类安置和困境儿童救助保障工作指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措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工作指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等政策措施。
(九)持续加强收养登记规范化建设。推动完善收养制度,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残疾孤儿回归家庭的通知》要求,制定支持服务政策。全面实施《X省收养评估实施办法》《X市收养登记轮候及评估暂行办法》,探索研究鼓励国内家庭收养孤残儿童的政策措施。推动完善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评估政策措施。研究探索收养前、收养中、收养后服务制度。研究解决收养重点、难点问题的措施办法。全面落实收养法规制度,加强收养工作信息化建设,规范收养档案管理,依法办理收养登记,预防化解收养登记风险,提升整体能力水平。
(十)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优化完善基本生活保障措施。落实《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细化完善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政策措施。完善困境儿童风险排查工作措施,加强关爱帮扶。
(十一)加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完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机制,开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研究制定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实施方案,推动将流动儿童纳入政府关爱保护范围。深化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
(十二)推进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加快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综合楼部分楼层装修工程建设,规范医疗区域、特殊教育区域等功能布局,完善消防设施设备建设,增强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能力,提高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医疗、教育、康复、社会工作一体化水平。加强示范创建和标准化建设,加强儿童福利机构业务档案建设,完善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服务数据平台。加强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现场检查指导和视频抽查,全面排查隐患,堵塞防范漏洞,健全长效机制。
(十三)夯实儿童福利基层工作基础。举办儿童主任业务培训,配齐建强队伍,强化工作保障,提升工作效能。落实残障儿童教育保障,解决X市社会福利中心残障适龄儿童学籍问题。加强基层困境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巩固以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街道(园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为主要阵地的基层工作网络。
四、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十四)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研究起草或修订我市养老服务体系政策文件,逐步形成“1+1+10”政策体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省委办、省府办《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X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结合实际出台《X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X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进落实《X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养老领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出台《X市“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养老领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