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典故】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例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关键就在于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乃至面对生与死的冲突,都能坚守“义以为上”的道义选择与价值追求,并在其中得到精神的满足与心灵的自由。(中国纪检监察报《君子处事 于义合者为利》)
【典故】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释义】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
【赏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对义的推崇、对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