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典故】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典故】出自北宋苏轼《上初即位论治道二首·道德》,人君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守此二言,终身不易,尧舜之主也。至诚之外,更行他道,皆为非道;至仁之外,更作他德,皆为非德。
【释义】意思是,君王应该以最高的诚信为道德基准,以最高的仁义宽厚为道德品性。
【赏析】中国人向来尊崇“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当作修身治国之本。孔子儒家学说的思想基调就是仁者爱人,且把诚作为
【常用典故】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典故】出自北宋苏轼《上初即位论治道二首·道德》,人君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守此二言,终身不易,尧舜之主也。至诚之外,更行他道,皆为非道;至仁之外,更作他德,皆为非德。
【释义】意思是,君王应该以最高的诚信为道德基准,以最高的仁义宽厚为道德品性。
【赏析】中国人向来尊崇“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当作修身治国之本。孔子儒家学说的思想基调就是仁者爱人,且把诚作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