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典故】无声之声施于四海
【例文】无声之声施于四海,为官者理应厚重名声。晚清名臣丁宝桢得知儿子丁体常在太原候补时已有较好官声,便勉励道:“由此声名,大非易易。我闻之喜极,胜于见尔之升督抚、大学士,获银之数十百万两也。”(解放军报《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缪称训》,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施于四海。是故禄过其功者损,名过其实者蔽。
【释义】意思是,能够听得见的声音,传播不过百里地;而没有响声的声音,可以传遍四海。所以,俸禄已远远超出他的贡献的人,就必定会受到伤害;名过其实的人,也必定会受到蒙蔽。
【赏析】俗话说,“政声人去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