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讲话稿的六条定律:为什么领导调动或高升时,往往会带长期服务过他的笔杆子?
写好讲话稿的六条定律
文/舟山潮水
美国人认为二战胜利的三大武器是原子弹、金钱、舌头。美国人把舌头作为取得二战胜利的第三大武器,从中可以看出讲话能力的重要性。好的讲话稿甚至比原子弹、金钱还重要。讲话稿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是鼓舞士气的力量。
这里,与大家探讨如何写好讲话稿的几条定律。
第一条:得体才是领导最喜欢的
很多笔杆子追求领导讲话稿的思想性、深刻性。这有没有错?绝对没有错。但是你所认为或者说大家认为的思想性、深刻性未必就是符合领导身份的,未必就是合时宜的,未必就是领导喜欢的。得体,才是领导最喜欢的讲话稿。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当年,我熟悉的一位市长水平、能力非常高。他在市委常委会的即兴发言,常常令我们这些旁听会议的笔杆子拍案叫绝,私底下议论,这发言实在是太精彩了。有一次,我有幸为他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拿出笔记本把他在市委常委会的观点进行梳理,然后写入报告。他看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把我整理的他的观点全都删除了。我不解地说,市长,这是你在常委会讲的观点。市长轻声说,在常委会讲的,我以市委副书记的身份,这些观点并没有被常委会采纳,不能写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否则就与市委没有保持一致。我听了,顿时彻悟。
讲话稿是否深刻不重要,重要的是否符合讲者的身份。
我们给领导写讲话稿一定要符合领导的角色、领导的身份。就是说,你给乡镇、县区、市(地)书记、省(部)书记写的讲话稿,你要符合这些书记的身份,你给局长、厅长、部长写的讲话稿,你要符合这些局(厅部)长的身份。很多笔杆子片面理解思想深刻性,把乡镇、县区书记的讲话稿写成市(地)书记、省(部)书记的讲话稿,全局观是有了,高屋建瓴是有了,气势是有了,但我敢肯定大多数书记是不敢用这种稿子的,因为不得体。
好的讲话稿一定是与领导的身份、角色一致的,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机关领导不能说部门领导的话,下级领导不能说上级领导的话。否则笔杆子自认为的思想深刻性,就会成为一种政治笑话。
第二条:当作自己是领导
我们所写的讲话稿绝大多数是给领导写的。所以,写领导讲话稿要要领会领导的意图,写出领导喜欢的思想和观点,与领导不合拍的思想和观点,即使非常正确,即使非常发人深省,即使非常切合这个地方的实际,都不要写。
领导讲话稿是非常主观性的文本。只有被领导肯定、采纳,才是好稿子;领导不采纳、退了回来,那这个你认为很好的稿子肯定是不好的。
舟山有一句方言讲得好,叫做“做事不为东,陀螺移死人。”就是说做事不考虑东家的想法,即使做了很多的东西累死了也没用。
我早期在起草领导讲话稿时,最怕的不是被领导批评,不是领导把稿子退回来,不是领导要大改、要重写,而是领导拿了稿子既不说好也不说坏,待会议正式开始时,领导把稿子一放说:“今天,我就不按办公室为我准备的稿子念了,我就脱稿讲几点意见。这次会议的贯彻落实意见以办公室下发的稿子为准。”往往这个时候,我就会面如死灰,赶紧打开笔记本,尽量一字不漏地记录领导的即兴讲话。因为会后要发通报啊。说不定晚上都得加班加点把领导的即兴讲话整理好,第二天呈领导审阅。
写好领导讲话稿,最重要一条就是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代入自己是领导,全力把握领导的思想。比如你给单位领导写讲话稿,你就要了解掌握领导最近在思考些什么、最关注什么。你可能会说,我就是一个写材料的,我怎么知道领导的心思,我又不是天天与领导在一起,又不能问领导在想什么。这话当然也对,但是领导的所思所想还是可以了解的。
作为一个单位写材料的,怎么搭准领导的思想脉搏呢?我的体会是要做一个有心人,细心地体悟领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领导在调研的时候、领导在开会研究工作时候,你都要听领导讲了什么,甚至领导在吃饭时候的聊天,你有机会也要听着。要记住这些时候领导讲的往往都是他平时所思考的、就是他的意图。特别要注意领导讲话中脱稿讲的内容,脱稿讲的内容才是最主要的内容。稿子上面的话,他认可你写的就会讲,不认可你的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