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招才引智的“乡情牌”——一篇讲话稿的自我评析
打好招才引智的“乡情牌”
——一篇讲话稿的自我评析
成 文
9月26日,中秋节前几天,我所在的地方成功举办了一个座谈会——邀请部分客居在外的本省籍杰出人才返回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把脉支招、牵线搭桥。座谈会上,我作了一个讲话,得到与会人员普遍好评。
实话实说,这篇讲话稿并不是我自己写的,下级同事帮助代拟了初稿,我只是认真地做了修改、加工和润色,但对原稿的整体框架未作任何调整——这种情况,在我过手的稿子中并不多见。从2003年担任所在单位的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文稿工作到现在,我对文稿的把关一直是非常严格的。正是因为别人写的稿子在我手上“一稿通过率”极低,经我审改的稿子才能在领导那儿保持很高的“一稿通过率”。这一次,起草讲话稿的同志与我共事多年,深知我对讲话稿的要求,花了不少心思,写出来的稿子质量很不错,很对我的胃口,也让听众很有感。这篇稿子,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其中最值得肯定的,就是努力打好招才引智的“乡情牌”,这也是我修改时的重点。
下面,我对修改稿作个简要评析,与读者朋友分享一二。
尊敬的××院士,各位杰出的GX老乡,
同志们、朋友们: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很快就要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位客居在外的GX籍杰出人才代表,回到省会NN,共赴乡谊之约,共话桑梓之情〖开篇借时言事、借诗煽情,一句话就迅速切入会议主题,一下子就拉进了与讲话对象的心理距离〗。首先,我要真诚地向大家道一声:欢迎回家,欢迎来NN!
家乡是每位游子的根之所在、心之所念、魂之所牵〖紧紧抓住共情点。句中虽无“情”字,但一连用3个近形词来揭示乡情之源,让乡情如源头活水喷涌而出,形成了“叠浪效应”〗。为了搭建海内外GX籍杰出人才了解家乡、支持家乡、服务家乡的平台, 2019年和2020年,我们每年都举办在外GX籍杰出人才回乡交流活动,邀请到包括×名中国“两院”院士在内的××名海内外G籍杰出人才回到家乡,共商发展,共谋未来。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时隔两年后,这个乡友人才的盛会才按下重启键〖“按下重启键”这句话是我修改的,原稿写的是“重启回归”,修改之后表达更精准也更生动〗。在这里,我谨代表×××,对踊跃应邀、远道归来的杰出人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乡友,在你们远离家乡奋斗打拼的这些日子,家乡的发展从未停步。就像一位母亲希望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在孩子面前一样,我们希望把家乡的每一点进步都展现在你们面前〖这两句话是我增加的,目的是继续打好乡情牌,同时让衔接过渡自然一些。原稿中只有一句“君到故乡来,需知故乡事”,显得比较生硬。座谈会之后的接待晚宴上,一位返乡人才对我说,您那个“母亲希望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比喻非常好,深深触动了我〗。今天上午,大家实地考察了××博物馆、××新区、××山等地,对家乡特别是NN的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发展规划等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在前面的议程中,××同志又用图表和数据说话,向大家进一步展示了“NN之变”,相信大家对今天的NN了解更全面了。
刚才,大家在浓浓的乡情、熟悉的乡音中进行了热烈坦诚的交流,对GX包括NN的发展表达了美好祝愿,提出了加强合作交流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