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主任工作心得分享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与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就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动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等活动,其中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午睡,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此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需要班主任要有多种能力:要有凝聚力,使全班人员团结一致;要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班级工作不断完善改进;要有处理各种关系及矛盾的能力,如与其他班级之间的关系、班级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等,创设一种相互尊重、和谐、民主、团结的育人环境;要有顾全大局,公正无私的精神,避免各种不良风气的形成;还要有工作扎实、无私奉献的品质,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带动班级保教工作的开展等方方面面的能力。
下面有几点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工作中要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同伴关系
孩子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在幼儿园里老师就如同他的父母一样亲近,所以,作为一名幼儿班主任老师应该抓住良机对他们进行感情投资,尽量让幼儿在感觉上认为我是他们的同伴而不是老师,不论在语言、动作、表情上都如此,一日活动中我都让自己尽力“儿童化”,来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而不是扮演老师的角色命令式地让孩子不许动这不许碰那,这样不好那样不对,而是把他们的喜怒哀乐与我一起分享。
热情接待每一位幼儿,使幼儿园成为孩子今天来,明天还想来的地方。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幼儿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将为幼儿开展一日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师能热情地接待幼儿入园,也是增进师幼情感的良好途径。每天早上,老师面带笑容站在教室门口与幼儿互道“早上好”是远远不够的。在近三十年的工作中,我总结出四个字,即:“摸”、“抱”、“看”、“蹲”。
1.所谓“摸”,就是幼儿来园时,老师主动摸摸孩子的头或手,孩子会对老师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比如:我在早晨接待幼儿时,对于情绪稳定的孩子我会摸摸孩子的头或是小脸蛋儿,这样做既增进了幼儿与教师间的情感,又会使孩子们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亲切。
2.“抱”,早晨接待幼儿时,对于个别情绪不稳定的幼儿,当他的眼泪在眼眶不停地打转,撅着小嘴不肯迈进教室,这时我就会抱抱孩子,让孩子感到我对他的爱护、关心,也会使幼儿对教师产生深厚的情感。
3.“看”,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在接待幼儿入园时常用眼神与孩子们交流,我用真诚的、信任的眼光去看幼儿,他们会给我微微的一笑,这时候我心里暖烘烘的,因为孩子肯定了我这个朋友。
4.“蹲”,就是在与孩子交流时,能蹲下来与孩子讲话,使教师与幼儿视线交流处在同一高度,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幼儿的心理距离,更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比如:我们在组织活动时,老师蹲着、坐着或者跪着与幼儿脸对脸,视线保持一致的进行交流,幼儿就会很快的融入到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孩子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孩子的想象就会更加丰富。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让我们教师蹲下来与孩子说话。
二、用心对待每一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