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财政系统机关文化建设专题座谈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一、“明德”为魂,“忠诚可靠”是财政机关文化的政治底色
精心培育财政干部明大德的精神品质,始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的正确政治方向,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高效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高质量推动财政机关文化建设首要的、基本的前提。
定位上,始终坚守政治机关的政治属性。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机关文化建设始终,把筑牢绝对忠诚融入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统筹用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组会、月度工作会议以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举办学习培训班,在党的理论结晶、精神谱系、优良传统中培根铸魂。
理念上,牢固树立“大财政”的鲜明导向。习近平总书记任宁德地委书记时指出“财政绝不是只管收支的钱袋子,要有大财政观念”。**财政积极思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注重涵养干部识大局、谋大事的综合素养,以清醒的认识和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聚焦党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制定实施《关于积极构建“大财政”工作格局的实施意见(试行)》,锤炼干部“以我为主”的刚性和“以理服人”的韧性,推动全局干部以“当家”思维做好“管家”工作,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党委、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地方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
目标上,着力打造研究型、智库型财政。坚持自我革命,不断引导干部把思想和观念从固有的专业技术思维、传统的财政收支架构中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路径依赖,不断增强财政服务于上级决策的能力水平,使智库文化深入人心。通过创设《财政专报》、《内部交流》等信息直报载体,推动干部积极捕捉并分析财政重点、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在全局营造积极献策、服务于决策的浓厚干事创业氛围。两年多来,共印发《财政专报》100期,有80期得到市委市政府批示肯定,推动政府层面专题会办有关事项36次,节省市本级财政资金超20亿元,选题涉及税源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多个领域。相关经验做法被市委作风办评为作风建设“优秀范例”。
二、“勤事”为先,“善作善成”是财政机关文化的作风特质
不怕吃苦、甘于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面对复杂多变的财政经济形势,**财政机关文化建设更加注重涵养和培育一支意志坚定、本领过硬、吃苦耐劳的干部队伍。
一是增强“接续奋斗、勇于担当”的行动自觉。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度挖掘财政文化历史,把许多生动的故事、令人感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