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总结
X镇地处X区西南,东与稀土高新区相邻,南与X街道办事处相接,西以X路为界,北靠X市火车站,是X历史发展的承载地,拥有XX、X元代遗址等历史文化资产,以及X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辖区总面积38平方公里,下辖19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4.71万人。近年来,X镇坚持全面落实上级党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上,实施“12345”工作法,形成推动X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坚持高位推进,把握铸牢主线“关键点”
一是强化工作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完善民族工作领导制度,形成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驻镇站所负责人和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民族助理员为成员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网格治理+下沉包联的工作体系,实现政策第一时间落实、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创新提出“12345”工作法(聚焦一条主线、做到两个坚持、突出三个创新、实施四大行动、力争五大成效),实施“铸牢主线+N”模式,把这一条主线融入惠民好事、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文化等工作全过程。二是开展学习宣传。把铸牢主线纳入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学习清单中,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干部讲堂、古韵X公众号、大喇叭等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入脑入心。把民族工作纳入镇党委年度工作计划,党委牵头制定《X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以加强五个方面创建为抓手,开展领导干部一线“解难题办实事”作风建设实践活动,每位镇领导主动领办重点民生项目。通过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X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干部知识大讲堂、“书记讲党课”、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学习。今年共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关主题宣讲3次,党日活动2次,专题党课2次。三是聚焦急难愁盼。X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观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持续将绿色发展观作为各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