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并反复强调:“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也明确指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持之以恒地强调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立场、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我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以往的学习工作中也产生过一些思考。下面,我仅就为什么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问题,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体会。
一、党的生命来自于人民
我们党之所以要反复要求广大党员和党组织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直观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人们常说,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有力担当历史使命,能够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保持长盛不衰,奥秘就在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不论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党都注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建立密切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从毛泽东同志的“人民万岁”、邓小平同志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江泽民同志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到习近平同志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无不道出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这样的情怀,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做好群众工作、紧紧依靠并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努力和奋斗的历史。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党不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正因为如此,党把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之为鱼水关系,喻之为血肉关系,视之为种子与土地关系。
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从历史中吸取到经验教训。历史充分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这是党的立党之本。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英雄安泰。大家公认他是无敌的英雄。他的力量就在于,每当他同敌人决斗而遇到困难时,便往生育和抚养他的大地母亲身上一靠,就获得了新的力量。而一旦他无法再靠近大地,就会被打败。斯大林曾把党比作安泰,把群众比作大地——安泰的母亲,并说,只要党同自己的母亲、同人民保持联系,就有一切把握,始终是不可战胜的。斯大林的这个比喻无疑是非常贴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