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党的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以高质量发展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国有企业支部书记党课讲稿
百年风雨兼程,世纪沧桑巨变。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历程。这一百年,是用鲜血、汗水、勇气、智慧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新征程,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转化为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
学党史、铭初心,筑牢国有企业发展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吸收营养,走向未来。在2月20日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国有企业学习党的历史,对于深刻把握党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美丽中国的践行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一)“开天辟地”完成建国大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这一时期,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万里长征的伟大胜利,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血战湘江、四渡赤水、过草地、翻雪山等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更留下了不朽的长征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一时期,党领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这一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壮志。
实践证明,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这是我们不断锤炼党性、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
(二)“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
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这一时期,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