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医保信息化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医保信息化重点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总结前一阶段我市医保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医保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医保便民服务,保障医保信息安全,为全市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创新提供坚实支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充分认识医保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医保信息化建设是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提升医保服务效能、保障参保群众权益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市按照国家和省医保局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医保信息系统实现平稳切换上线。经过全市医保系统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医保信息系统的切换上线工作,新系统覆盖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实现了参保登记、缴费核定、待遇支付、就医结算等医保业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医保业务经办效率和准确性。二是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成效显著。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强化培训指导和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率和使用率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已超过XX万人,激活率达到XX%,在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结算占比稳步提升,方便了参保群众就医购药,减少了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医保结算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三是医保信息化助力医保基金监管效能提升。借助大数据分析、智能监控等信息化手段,我们建立了医保基金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医保基金使用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审核。通过数据分析比对,精准发现医保基金使用中的异常行为和潜在风险点,为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提供了有力证据,有效维护了医保基金安全。四是医保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优化。依托医保信息平台,我们拓展了医保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等线上服务渠道,实现了医保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参保群众可以通过线上渠道便捷办理参保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医疗费用报销申请等业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医保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医保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偶尔还会出现卡顿、报错等现象,影响了医保业务的正常办理和参保群众的就医体验。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的信息系统与医保信息平台对接还不够顺畅,存在数据传输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二是医保信息化数据质量还需加强。一些基础数据存在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不规范等情况,影响了大数据分析和医保决策的科学性。数据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风险,部分单位和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淡薄,数据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到位。三是医保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队伍相对薄弱。医保信息化涉及到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医疗保障等多个领域,需要一批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市医保系统和定点医药机构中,此类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保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创新发展。四是医保信息化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