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全县“十大攻坚战”调度暨重点项目现场督查小结会上的主持讲话
今天上午,我们一起现场督查了15个重点项目〔这15个项目集中体现了我们“十大攻坚战”的推进成果,选择的也都是有现场的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拟列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的项目(共有14个,看了13个,剩下1个没有现场的没看),另一类是没达到序时进度的项目(共16个,看了7个,剩下9个没有现场的没看),所以,大家不要看了以后就觉得我们开局很顺利,其实不容乐观,必须高度警醒〕。下午,又观看了重点项目视频片,8个部门对相关重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作了汇报,县发改委通报了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XX同志通报了现场督查评分情况。十大攻坚战指挥长和主抓项目县领导就工作推进情况和存在困难作了很好的发言,对各位县领导提出的问题,相关单位要主动靠前、全力解决,为攻坚战的推进、项目的建设扫清障碍。会上,XX同志就现场督查情况做了点评,并对下一阶段工作作了部署,希望大家要认真领会,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以打好“十大攻坚战”为总抓手,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咬定目标抓落实,千方百计促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1-2月公布的10个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我县有6个指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9.53亿元、同比增长0.2%,列全市倒数(第14位),全市增加值增速10.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投资7.58亿元,同比下降29.3%,列全市倒数(第14位),全市投资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5亿元,总量列全市第4,增速同比下降13.3%,增速列全市第12,全市增长0.2%;地方税收完成2.14亿元,总量列全市第3,增速同比下降25.5%,增速列全市第11,全市增速-14.2%;各项贷款余额280.95亿元、同比增长10.5%,列全市第12,全市增速11.3%;存贷比76.5%,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3,全市平均水平79.4%、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这些指标大幅下滑,有客观原因,但更多地的是主观原因,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经济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整体出现低迷。1-2月,全县35个大行业中,22个大行业负增长,负增长面达62.9%。234家规模企业中,营收增速同比下降的有116家,其中,降幅50%以上的企业有56家,拉低全县工业营收18.1个百分点;规模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的有119家,其中,停产报0企业22家、降幅30%以上50%以下的企业50家、50%以上的企业47家,分别拉低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6、7.74、13.4个百分点。二是外贸出口出现紧缩。受外需不足和产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全县外贸出口一季度预计完成7000万美元,同比下降47%(生产型企业出口同比下降20%),特别是盐化产业出口低迷,一季度盐化产业出口预计3000万美元、同比下降50%。三是入规企业相对较少。截至目前,我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仅8家,在全市〔134家〕排倒数第2;尤其是今年拟投产项目只有13个,且普遍进度偏慢,新增入规企业的储备不够充足,挖增量的潜力不够大。四是指标表现与经济运行不匹配。从工业用电量来看〔1-2月工业用电1.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02%,绝对值在全市排第2,增速在全市排第3〕,我县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比较活跃,但工业的其他几项经济指标全线下滑,这说明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经济运行现状〔比如,经过数据核对,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中,工业总产值(负增长)与工业用电(正增长)数据异常企业53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57亿元,同比下降36.38%;累计完成工业用电1060.5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5.8%〕,暴露出一些企业对统计核查还存在顾虑,加之帮扶单位的帮扶工作做得不够到位,没有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二)项目投资质效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间投资回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68.6%,主要受制造业投资下降影响,制造业同比下降74.03%。二是项目建设不快,国债项目进度缓慢〔截至今年2月底,2022—2024年专项债实际支出率分别为47.22%、22.47%、0%,此外,16个增发国债项目仅有4个开工,开工率为25%〕,项目建设推进不够有力〔截止目前,县重点项目差欠序时进度2.58个百分点,差欠计划进度10.29个百分点,其中4个项目未达到进度、亮红灯,12个项目基本达到进度、亮黄灯〕,新上项目锐减、工业投资下滑〔1-2月,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仅1个(全市137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1个。上报工业投资3.2亿元,同比下降73.7%〕。三是入库项目锐减,1-2月,全县新入库入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个,同比减少15个,一些可以入统的项目,未能及时入统,没有全面反映全县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比如,数字经济产业园、盐化城北区架空污水管网、佰俊新能源、仁丰竹叶、冬冬宝箱包二期、明创箱包、腾瑞医疗、智泉装饰材料等项目已经具备入统条件,但是未申报入统计库〕。
(三)财税收入质量不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结构不优。我县实体企业税收总量偏小,2023年总部经济税收完成约16.9亿元〔其中商贸税收13亿元、铜加工企业税收3.9亿元〕,占全年税收收入比重达到65%以上。加之前期压延税款已消化完毕,2023年只压延了0.8亿到2024年入库,同比减少1.8亿,直接拉低同期税收近24.35个百分点。二是纳税大户萎缩。1-2月份全县纳税达200万元的企业由上年67户减少到56户,净减11户;纳税200万元企业共缴纳税款3.79亿元,同比减少1.36亿元,下降26.5%〔主要是7户铜加工企业纳税占大头,合计只入库税收0.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2%,直接拉低税收增长近40个百分点〕;加之部分重点企业由于投资大、新增留抵退税较大等原因,近期难以形成税收新的增长点。三是收支压力较大。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造成契税、房产税等税种持续减收,同时也造成土地收入锐减,地方税占比为57.2%(全市55.9%),同比下降9.4个百分点,达到历年较低水平,但“三保”等刚性支出只增不减、民生兜底压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