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肉类产业作为我省的重要产业之一,一直以来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更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省肉类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4年全省肉类产业发展推进会,共同探讨我省肉类产业的发展之路,这对于推动我省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准确把握全省肉类产业发展现状文秘家园网(www.wenmijiayuan.com)收集整理
近年来,××省肉类产业实现了稳健增长,得益于政府对肉类产业的多项扶持政策,为企业经营和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肉类产量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全省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分别为1439.1万头和2317.3万头,同比增长1.6%和4.0%;牛和羊出栏量分别为311.4万头和895.9万只,同比增长3.9%和1.8%。猪肉产量达到191.8万吨,增长3.8%;牛肉产量为52.7万吨,增长3.9%。
(二)政策支持不断优化。在生产环节,2022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省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为肉类产业描绘了发展蓝图:到2025年,现代畜牧产业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都将实现大幅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将稳步提升,肉蛋奶等国家战略农产品保障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在加工环节,2023年××省政府贯彻中央关于“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重要指示,出台了《××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省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规划了肉类加工业的区域布局:在××、××等地区建设肉牛加工产业集聚区;在××、××等地区建设生猪加工产业集聚区;在××、××等地区建设家禽加工产业集聚区。同时,指出了以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为主攻方向:扩大冷鲜肉生产规模;推动肉制品加工升级;积极发展皮毛骨血的综合利用。
(三)肉类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和××省委省政府产业发展政策、招商引资全要素保障的支持下,双汇、金锣、雨润、大北农等国内优秀的肉类屠宰加工企业纷纷落户××,极大地推动了××省屠宰加工产业的发展,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精深加工水平和占比提高、冷鲜肉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特别是2018年非洲猪瘟后,散养户因风险抵御能力不足大量退出市场;而规模养殖场凭借生产成本较低、产能充足等优势,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和产量稳定应对市场价格变化。规模化养殖逐渐增加,散户养殖明显减少,养殖结构得到优化,生猪养殖业发展已由高产量向高质量转变。以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为核心的肉类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四)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加。秋林里道斯、太平商委、裕昌食品、哈肉联等××省肉类食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深受省内外消费者认可的肉类食品品牌。特别值得壹提的是,××市屠宰加工企业屠宰量并未显著增加,而市区猪肉消费需求的增加带来的肉品供给缺口主要由××市以外的屠宰加工企业填补,这些企业在××市设立连锁店、代销网点,进入超市,不仅推动了以冷鲜肉替代热鲜肉的消费习惯升级,而且逐渐释放了省内第一大消费城市的磁吸效应,重塑了省内肉品流通格局。
二、正确认识全省肉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猪产销失衡。近年来,××省生猪产业迅速发展,从曾经的猪肉主销区转变为现在的产区。然而,供大于求的局面频繁出现,市场需求和猪肉消费的不足已成为限制××省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秘家园网(wenmijiayuan.COM)收集整理
(二)散养户对生猪生产稳定性影响。生猪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是其行业特性之一。生猪产能、疫病、自然灾害、政策变动及饲料成本(特别是玉米和大豆)的波动均能触发猪周期。散养户在生产质量、效率方面通常较低,且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未能建立稳定的生产、加工合作体系。这些因素使散养户在猪周期中的波动加剧了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这对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肉类深加工能力的提升需求。目前,我国的肉类产品大多数仍处于初加工阶段,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还有待提升。消费习惯的影响导致市场上猪肉产品主要以白条肉为主,分割肉较少;热鲜肉较多,冷鲜肉较少;生鲜肉较多,肉制品较少;散装裸肉较多,包装肉较少。尽管近年来冷鲜肉市场份额已显著增长,但某些地区市场仍以白条肉和热鲜肉为主,深加工肉制品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原因如下:消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