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建设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新标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前面,学习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我们要认真学思践行,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印发和宣读了建设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新标杆相关文件和倡议书,我们要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X同志和灌区、企业、住宅小区三位代表,从各自工作职责职能出发谈认识、谈做法、谈打算,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和榜样引领作用,具有很强的学习借鉴意义;X同志的部署,重点突出、措施具体、要求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个方面。
一、深刻认识建设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新标杆的重大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建设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新标杆,事关国家战略全局,事关X永续生存事关子孙后代根本利益。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水资源对于张掖绿洲建设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形成全面治水、深度节水、大力兴水的最广泛共识。
第一,站位全局看,这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筑牢守好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所在。从古至今,治水一直关乎民族生存、文明进步、国家强盛。我们要站在治水即治国、兴水即强市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治水的重要地位。一要深刻认识水资源的基础性。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与完整的控制性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新时代“十六字”治水思路〔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突出强调要把水资源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坚持“四水四定”原则〔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从严从细管好用好水资源。X因生态脆弱而贫困,因水资源短缺而掉队,水情表现为总量不足与分布不均并存、工程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并存、无水可用与有水难用并存、有土无水与有水无土并存“四个并存”的特征。X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平均降水量只有X毫米,不到全国平均降水量的三成、仅为全省的三分之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X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六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水资源主要靠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干流及X条中小河流维系,总量不足又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区域性缺水问题历来突出,强化水资源管理和高效利用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我们必须把水资源放在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切实保障水安全。二要深刻认识黑河流域的重要性。X不仅是X人民的“母亲河”,更是X流域14.3万平方公里上各族群众繁衍生息的共同家园,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和种子安全、民族团结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特别是河西走廊水资源问题高度重视。2018年5月,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X年X月,总书记在X考察时指出,“缺水干旱是制约X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一个重要难题”;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在X考察时强调,“X缺水问题比较突出,要重视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在X视察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情况时,也指出“X的发源地”,体现出深刻和深远的战略考量。我们要认识到,X作为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其根本在于祁连山和黑河“一山一水”,在祁连山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后,现阶段X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矛盾在水,重点是黑河水,关键在地下水,必须把水资源高效利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三要深刻认识整改中央环保督察通报问题的紧迫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集中通报了首批5个典型案例,我市三个方面问题被曝光,问题定性准、原因分析透,我们照单全收、全盘认领。我们要认识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代表着党中央权威,是对我们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体检”,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把脉会诊”,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的纠偏纠错,强化行业监管、依法履职的有力监督,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我们还要认识到,我市被通报的问题,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X流域生态保护的关心重视,充分说明了X在全国内陆河流域治理中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对我们加强X流域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切实担负起中游责任的有力推动。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要求上来,既强力治标,全面彻底整改具体问题;又着力治本,系统解决水资源利用保护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努力建设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新标杆,做到化危为机、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立足现实看,这是拓展深化全国首个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破解水资源管理利用突出问题的支撑所在。2002年,在X分水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张掖开展全国首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于X年全面启动,X年通过水利部验收并被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此后,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有关方面接续用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有力完成了国家战略任务。2000年实行X干流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建立行政指挥、技术决策、业务调度和监督检查四大体系,形成“全线闭口、集中下泄”为主、限制引水为辅的调度措施,累计向下游泄水X亿立方米,占来水量的X%,实现X海连续X年不干涸。特别是去年,面对X来水较多年平均值锐减X%、全市部分区域遭遇严重旱情的不利形势,仍比水利部确定指标多下泄X亿立方米,再次超额完成任务。二是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X年,全市人均GDP、城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等实现长足进步,分别是2000年X分水之初的X倍、X倍、X倍、X倍,但用水总量控制在X亿立方米,较2000年下降X%,特别是X水用水量由X%下降到X%、大幅减少X个百分点,这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直接成果。现在,全市万元GDP用水量较2000年下降X%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等指标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建成6个全国节水型灌区,X县区全部建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三是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张掖是农业大市,自古就有“X”的美誉。市上坚持把农业节水作为重中之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X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X%,高出全国、全省X个、X个百分点,耕地亩均用水量X立方米、较2000年下降X%,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X、高于全省平均水平X。大力调整产业和种植结构,全面压减高耗水作物,持续推进“四个百万工程”〔100万亩玉米制种、100万亩绿色蔬菜、100万头奶牛肉牛、100万亩优质饲草〕,建成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去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X万亩、超任务X万亩,产量X万吨、超任务X万吨。四是有力改善了生态环境。系统加强黑河湿地生态保护,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围全球第8批、全国第49块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4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水环境质量状况连续四年排名全国前列,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河湖长制考核稳居全省前列,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国首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各方面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广大水务系统干部职工拼搏进取、艰苦创业的结果,必须充分肯定。但同时也要看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市市情水情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在工作中,我们管水用水中形成的一些好的制度没有巩固深化、一些好的做法没有拓展提升、一些好的措施没有完善延续,全市治水节水工作还存在短板、差距和不足。一是水资源刚性约束压力增大。总量不足问题更加凸显,2019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偏少,特别是去年遭遇自196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个干旱严重年〔仅次于2001年〕,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近三成。耕地面积大幅增加,直接导致农业用水总量和占比居高不下、水资源利用效益不高。地下水超采治理形势严峻,全市已形成7处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X平方公里,超采量达X亿立方米。二是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不完善。整体谋划不到位,《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2010年到期后,再没有出台后续专项规划,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缺乏科学评估和系统论证。水权水价改革不彻底,“水票制”基本未开展,地下水水价长期低于地表水水价,“先地表后地下”用水导向未形成。水管体制机制不顺畅,目前水管人员工资主要来源为水费,既不利于加强水资源管理、有效降低用水量,也缺乏资金维护水利设施,部分灌区渠道老旧失修,“跑冒滴漏”问题凸显。法治意识不牢固,既有法不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