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基层智慧治理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4年全市基层智慧治理建设推进会,目的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总结过去一年我们在基层智慧治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我市基层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坚定信心
近年来,我市在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治理体系,建强治理队伍,提升治理能效,把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做成“民生大事”。特别是通过构建统管统领、执行有力的治理体系,以及推动智慧社区建设,我市基层治理工作呈现出提质增速的良好态势。
(一)市政府对发展数字经济做了新的部署。2022年3月,我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强调要提升治理能力,形成“用数据服务、用数据监管、用数据治理、用数据创新”的新型治理模式。强调要提升监管能力,加快建立公平公正的智慧监管体系,减少人为干预,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做到智慧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努力推进党建引领、科技支撑、问题处置、群众满意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我市出台了《“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市基层治理领导小组2022年工作要点》,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其中。
(二)以加强网格化管理为工作重点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市于今年制定了《**市基层治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计划以社区党建为核心打造“微”平台、“微”改造、“微”服务,三个“微”模式,全面推行“区长制”,以加强网格化管理为工作重点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加快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
(三)组建全市社会基层管理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将民政、城管、组公安、人社等部门基础信息优化重组,构建大数据库,实现公共信息共享,全市多个部门的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城市管理,社区服务,水电煤气等各方面问题。同时将社会化服务作为政务服务的有益补充。促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治理改革的同步实施。
二、正视问题,认清形势
(一)城镇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我市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还不够顺畅,特别是缺乏高度协同、高效的舆论信息应急体系,因而,面对各种复杂、重大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一些社会基层组织仍无法充分协调,未形成良好高效的互动机制。城镇的老旧小区,基层设施老化、相关的物业管理脱钩,这里退休的老年人和低收入者较多,智慧治理的资源较少,基层治理的压力也大。在相对熟人的社会中可能会有一些约定成俗的村规、民约,大家可能商量着解决一些问题。这样社会治理的人情味更浓,包括基层组织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他的抓手也比较多。而有的社区回迁人口多,人员来自于四面八方,可以说是由陌生人构成的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融入感和认同感不强。大家都没有彼此的共识,也缺乏彼此相互的信任,包括大家去协商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更多的诉助于司法的途径和其他的一些渠道,很少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进行,这对基层治理也带来挑战。
(二)农村基层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在社会的基层,尤其是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难以满足底层民众的生活需求。一些乡镇还缺少统一管理、协调运行的社会沟通和管理平台,许多基层社区管理组织相对不成熟,仍处于被动的管理状态,因此,农村智慧治理建设难度大。随着我们很多自然村进行合并,形成较大的村落,包括一些自然村现在推行的村民上楼,还有村改居的各种方式,会使基层治理面临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很多的农村出现劳动力人口的外流和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很多农村出现了一些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和能力都比较差,这是农村的智慧治理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