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本级财政供养人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针对当前各单位使用财政资金自行聘用编外人员情况比较普遍的问题,XX年X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XX率领由人大财经委、市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组成的调研组对市本级财政供养人员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对编外人员的聘用和使用及管理情况作一个全面了解。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关于市本级财政供养人员编外人员总体情况的汇报,并到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市人民医院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本级财政供养人员基本情况
(一)市本级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内情况
XX年9月底,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数为X个(财政一级预算单位数),实有人员X人(编办数)。其中:党政群机关编制内实有人员X人(行政实有人员X人、政法机构买有人员X人、后動服务事业买有人员X人)、事业早位编制内实有人员X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有人员X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实有人员X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有人员X人)。
(二)市本级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外聘用情况
截止XX年X月底,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为X人(人社局提供的已参保人数,还有少部份未参保的编外人员暂无法统计)。市本级编外聘用人员总量呈上升趋势,近三年年均增幅为10%。编制内实有人员与编制外比为X。编制外的人员主要是公安、教育、卫生、城管用工较多。从用工岗位来看,编外用工的岗位可划分为三类:一是后勤服务岗位,主要有驾驶员、食堂服务、勤杂工、环卫清洁工、门卫、保育等;二是技术性岗位,主要有教师、护理等;三是管理辅助性岗位,主要有公安辅警等。除公安机关外,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的编外人员也不少,几乎大多数部门都聘有编外人员,且在管理岗位的也不少。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编制数量不足,混编混岗现象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公共服务增长需求,国家层面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不断下放的事权叠加,地方的编制供求矛盾日益加大。尤其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表现更为突出。如调研了解到,某局X个行政编,有处级干部X名,剩下X个科级以下编制,每个科室不到X人。为了满足教育、卫生、社会治安等公共服需求,包括XX在内的一些省市省不得已在编制总量外核定了一些聘用人员控制数如高等学校非实名人员控制数、中小学聘用教师控制数、公立医院聘用人员控制数等,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编外聘用的合法性。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市本级编制较其他市总量偏少,附着事权的不断增加,人少事多的矛盾加剧,大多部门不得不通过自行聘用编外人员来解决这一问题。事实上,编外聘用人员承担了大量的后勤服务工作,乃至行政管理工作,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借调抽调下属单位事业编人员或者聘用编外人员从事行政工作,又造成混岗现象严重。如某局有7个科室负责人由事业单位抽调人员作为科室负责人,没有公车补贴和话费补贴,严重同工不同酬。
(二)编外人员聘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管责任主体不够清晰。XX年,经市三届人民政府第X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XX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XX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