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重要讲话之际,我们召开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协同机制成员单位首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协同机制的通知》要求,研究审议相关工作制度,交流前一阶段工作,部署下一阶段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中央两办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省两办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市关工委成立于1989年,是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为主体的群团组织。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市关工委牢记关工委组织的初心使命,积极推动各地健全组织、壮大队伍、落实保障,用心用情组织帮教、帮困、帮扶青少年和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多次批示点赞。
一、抓住薪火赓续的根本点,促红色引擎发力,筑牢信念根基
凝聚“五老”力量,用新思想铸魂、用核心价值观育德,用红色基因立心,为青少年增添“浙”里“甬”远红的成长底色。一是“五老”携手“红领巾”共讲红色故事。全市230多个“五老”宣讲团深挖“红色根脉”资源,编印党史乡土教材,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为主阵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年均开展宣讲活动近3000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20万人次。推动成立“红领巾宣讲团”,打造以“五老”为主体,社会各界优秀人士广泛参与的宣讲联盟,培育出“童心向党”“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等多个深受青少年欢迎的宣讲品牌。二是教育实践联动志愿服务共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老少共筑中国梦”“知孝理、讲孝德、践孝行”等教育实践活动,学雷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礼·×示范”、“我是亚运小主人”等志愿服务活动,“新时代红船好少年”“省青少年英才·红船好少年”“孝德之星”等选树命名活动,教育青少年传承“×精神”“×精神”,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三是沉浸体验融入基地研学共传红色基因。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青少年游基地、学党史”、“红色百年行”、党史版汉字棋联谊赛、“红书下乡”活动等,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传承红色基因。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各级关工委每年组织500余场次研学、冬夏令营等活动,让广大青少年感知红色精神之魂、感触传统文化之根。目前,全市共有56家市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阵地,其中9家被省关工委评为“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2023年5月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成功创建市首个“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二、抓住青少年为本的关键点,强精准关心关爱,厚植育人根基
把准不同群体青少年的多样化需求,当好青少年朋友的知心人、关心下一代的热心人、健康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一是共同富裕共享美好。聚焦困难帮扶、教育助学、心理健康等领域,市县两级关工委打造“甬润童心”“阳光心灵”“关爱圆梦”“助力老区儿童成长‘十个一’工程”“乡村树人十年行动”等公益品牌,近3年各地共募集资金约1200万元,惠及近万名困难学生。24年坚持“假日学校”纯公益性办学,持之以恒打造“学生开心、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三心”工程,近年来每年举办数量为1200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