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研讨发言提纲
新质生产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亮相,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重点工作的首要任务。自去年主席总书记在地方调研时初次提及,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的深入阐释,他多次就“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发表了重要观点,并提出了明确指示。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前沿、创新和环保的生产模式,不仅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核心环节,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激发新增长动能的关键力量,更是我国在全球竞争中重塑优势的战略重点。为有效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任务,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内涵,始终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核心任务,精准掌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展现出新的担当,创造出新的辉煌。
一、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意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主导旋律。然而,仍存在着大量的制约因素。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原创性概念,深入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这为激发新的发展动力、激活新的发展引擎、塑造新的发展优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为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引。我们必须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以人才资源为根本,积极寻求“新”和“质”的突破,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开创新的局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活力。一是理论层面,定义新的发展模式。新质生产力,其特性为先进、创新、绿色,源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其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覆盖了数字经济、人工智慧、生物制造、量子计算、商用航空、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关键力量,也是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决定性要素。二是战略层面,积蓄新的发展动能。自新时代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其在全国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实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战略理念,深入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发展战略,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更高层次、更高维度的原创性、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三是实践层面,抢占发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