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桥镇政府工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镇应对严峻挑战、抢抓发展机遇、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客观面对宏观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疫情防控转向常态化等风险挑战,坚定沿着“八八战略”指引方向,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福祉增进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五个方面,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
五年来,我们加速动能转换,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实力更加厚实。大桥镇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连续五年入列全国百强镇。2021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70亿元,年均增长19.6%。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亿元,年均增长11.9%。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亿元,年均增长15.2%。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3亿元。主导产业更加清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预计实现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14.8%,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88%。产值超亿元企业数增至58家、上市企业数增至32家,闻泰通讯、敏实集团、加西贝拉等企业入围浙江省第一批“雄鹰行动”企业榜。科技服务业加速集聚。先后荣获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省商标品牌示范乡镇。三次产业结构由4.4:78.5:17.1调整至2.7:73.3:24,服务业比重提高6.9%。以科技信息、检验检测、高端医疗、知识产权等为主的规上服务业营收达24.4亿元。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民人均收入由30460元增加至43781元,五年增长43.7%。形成以葡萄、西甜瓜、蔬菜、优质稻米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粮食总产量达14.7万吨。
五年来,我们加快资源集聚,转型步伐更加坚实。开放合作显著增强。累计引进市外到位内资93.3亿元,引进合同外资9.64亿美元,实到外资7.3亿美元。引进中晶大硅片、亚瑟医药、和剂药业三大百亿产业项目,正泰华东科创产业园、平谦国际(嘉兴)现代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科技创新大幅攀升。全镇R&D占GDP比重连续五年超10%。过去五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提升2.1倍、4.4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51家增加至167家,年均增长32%。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由125家增加至386家,年均增长37%。人才队伍切实加强。累计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等顶尖人才40人,引育国家级高端人才112人,省级高端人才140人。成功创建浙江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浙江人才创业园南湖产业园。转型升级持续有力。全力攻坚化工印染等行业专项整治,完成化工印染企业关停淘汰16家,“低散乱污”企业整治241家,腾退低效用地828亩。持续推进“三改一拆”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拆除违章建筑239万平方米。
五年来,我们推进重大项目,城乡品质持续提升。城乡规划加快编报。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编制大桥镇总体规划和水系、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完成村庄规划7个、控制性详细规划21个。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建成全省首个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智立方”。推进全市首个“新城”地下管廊工程。累计新增建设用地5503亩,完成供地6608亩。建设人才公园、王庙塘绿道、中心公园改造、中科院三期等重大政府投资项目65个,累计投资超48亿元。完善镇村路网结构,累计建设城市道路82公里,改造提升农村道路37公里。城乡面貌焕发新颜。成功创建浙江省园林城镇、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省级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样板镇。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示范点18个、精品村3个、3A级景区村庄2个。建设胥山遗址公园、南河浜展示馆等项目41个。生态环境整体向好。持续开展“五水共治”“五气共治”、城乡环境整治等攻坚行动。完成绿化造林面积5015亩,建设生态绿道46公里,整治河道179条。扎实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全域秀美“三色管理”机制,创建全域秀美金村2个、银村1个。整体推进渔业减量转型发展,建成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工程,城乡环境、镇村面貌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我们聚焦民生福祉,社会事业有力改善。社会保障不断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就业再就业“三位一体”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至96%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升至99%以上。新增就业6500余人,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800余万元,逐年完善社会救助福利体系。完成嘉兴市域外配水工程大桥段项目等重点工程征迁安置1147户。民生事业蓬勃发展。累计投入超11亿元,引入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等优质教育资源。嘉兴老年病医院、嘉兴市城东门诊部等4所医疗机构挂牌运营。大桥镇卫生院与嘉兴市中医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实现省级卫生村全覆盖。累计排查过往人员超80万人次,智控重点人员超1.2万人次,接种疫苗超21.5万针次,以1506个微网格扎紧织密基层疫情防控网络。文化阵地日益丰富。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文明创建,成功创建市级文明镇。全面推动文化阵地品质提升,获评浙江省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成功打造全市唯一省级书香礼堂,建成四星级文化礼堂2家、三星级文化礼堂(文化家园)6家。图书馆大桥分馆新馆顺利开馆。胥山端午民俗文化节、江南葡萄文化节、由桥龙虾文化旅游节等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力推动“最美”典型选树,入围区道德模范5人,浙江好人7人、嘉兴好人8人。平安稳定持续向好。深入开展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完善全科网格现代化治理,纳入微嘉园管理超3.2万人次。完成镇矛盾调解中心建设。打赢了护航十九大、庆祝建党100周年等系列维稳安保硬仗。纵深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雪亮工程”“智安小区”建设,信访秩序逐步规范,安全生产态势良好,社会总体和谐稳定。
五年来,我们聚焦政务服务,政府建设切实提高。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以“最多跑一次”为牵引,推进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56件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全流程办理,实现村(社区)“综合受理代办点”全覆盖。累计提供服务项目211项,日均办理量超6000件次。强化数字政府建设,整合形成“四个平台”综合治理指挥体系,矛盾调处成功率较五年前提升8.3%。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推进政府决策依法科学民主。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72件,办理政协提案55件,办理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广泛听取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人民团体,工商联、民主党派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虚心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作风效能有效提升。出台《大桥镇干部员工行为规范》《大桥镇作风效能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10余项制度,规范工作职能56项。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委(扩大)会议、党建沙龙、书记轮训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干部员工增强政治定力、认识发展规律、明确发展战略、提升服务能力。清廉建设扎实推进。落实政府班子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定期报告制度,推进大桥镇监察办实体化建设。紧盯权力运行,推行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对人、财、物、地、权等10项2074条内容实行智慧化监管。全面落实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效能督查,确保政令畅通、运转高效。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行政成本有效降低。
回首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符合大桥实际的工作特色,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概括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发展第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