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陇县政府工作报告
李维芳
(2022年1月1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1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充满挑战、拼搏奋进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锐意进取,创新实干,顺利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精彩开局。预计生产总值106.8亿元、同比增长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5%。我们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确立了生态乳都和全域旅游两大首位产业,形成了“四个百亿”产业集群,建立了五大支柱产业链长制。飞鹤集团收购小羊妙可、绿能牧业成为全资子公司。和氏乳业折桂中国羊乳加工企业20强、上榜陕西工业精品。全域旅游荣膺省级示范区,关山草原位列全省5A创建预备名单前茅,和氏高寒川牧场获评全国休闲观光牧场。盛源果品被命名为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天成镇、东风镇分别获得国家苹果产业强镇、全国奶山羊一村一品示范镇,我县被认定为羊乳、核桃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一区六园”整合为县工业集中区,中广核等3个新能源项目落户建设,大地有机肥成为全市山区县首家新四板挂牌企业。我们着力扩投资稳增长,苏陕工业园二期、千陇南线改造等140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1.2亿元,争取中省资金20.2亿元。成功引进陕地电、华能等实力强的投资者,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1个,到位资金47.9亿元,利用外资721万美元。我们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一办九组”、工作队驻村帮扶、干部结对联户工作机制,确立“十抓”举措,整合财政衔接资金1.96亿元,实施涉农项目172个,防返贫动态监测消除风险对象904户2997人,圆满承办了全国稳岗就业现场会,列入首批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县。我们着力加快城市更新,全面拉开棚改三年攻坚行动,一举突破了南街西片区和东大街中段征迁,带动六大片区棚改高效推进,4个老旧小区改出1000多户居民的幸福新生活。县体育馆竣工投用,体育路、崇文路等7条城市道路全线贯通,提标改造两个污水处理厂,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复审,城市更加宜居美好。我们着力保障改善民生,高考中考再创佳绩,曹家湾中心卫生院受到国家卫健委表彰,女子防雹连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县工商联获全国“五好”工商联,固关镇创建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我县获全市双拥模范县、全国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我们着力应对突发事件,面对国庆期间特大暴雨灾害快速反应,全县干部放弃休假,用最短时间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巡防排查、生产自救、灾后重建等工作有力有序。面对本轮西安疫情,全县各级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迅速转入战时机制,全面收紧防控措施,7000多名干部职工和群众奋战在抗疫一线,70多名医护人员和公安干警逆行驰援西安,“零疑似”“零感染”的防疫成果得到了持续巩固。全县上下用责任、担当和实干,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2021年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县十七届政府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回顾过去的五年,全县上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栉风沐雨、朝乾夕惕,把陇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全面推向了新高度!
这五年,我们聚焦发展、力争上游,展现了追赶超越的“陇县实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连续3年获全市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县。实施重点项目534个、完成投资475亿元,夺取了全市项目建设先进县十连冠。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2亿元,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6个,成功引进了飞鹤国际、华润风电、中粮包材等战略投资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这五年,我们举县一致、苦干实干,创造了脱贫攻坚的“陇县经验”。全县20185户76264人摆脱贫困,2018年历史性整县脱贫摘帽,四年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县,夺取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累计整合投入扶贫资金近50亿元,实施“八大工程”,创新“菜单式”扶贫模式,“1265”产业扶贫、借袋还菇、“1+13”社区工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1+10”管理等经验获中省肯定,脱贫成效受到九三学社中央高度评价,荣获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县、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国残疾人精准康复试点县、全省健康扶贫示范县等殊荣。
这五年,我们发挥优势、精准发力,构建了现代产业的“陇县格局”。坚持突出绿色、彰显特色,推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全面崛起。生态乳都成势见效,成功创建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奶山羊现代农业园、国家奶山羊标准化示范区,全县规模羊场达到178个,奶山羊存栏51.2万只、全产业链产值68亿元,陇县成为全省千亿羊乳集群示范县。“陇县五宝”大放异彩,打造了10万亩苹果、56万亩核桃、3200万袋香菇、6万箱中蜂、3万亩烤烟产业板块。粮食连年丰产丰收。大美关山享誉全国,晋级省级旅游度假区,陇县获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生态工业蓬勃发展,形成了绿色食品、新型建材、清洁能源、劳动密集型四大产业集群,跨入省级新型工业强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行列。
这五年,我们改旧建新、提升品质,彰显了副中心城市的“陇县气魄”。“文化立城、森林护城、秀水养城、产业兴城”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发展实现了由搞建设到强功能、提品质的重大转变。县城“一河两岸五区”日益繁荣,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现代化新城,板块式推动6大片区棚户区改造,建成了汭河大桥、东南大桥、建设路、东南路等15条城市路桥,县城面积扩大到13平方公里,荣获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对外交通大动脉雏形初显,宝平高速陕甘段、国道344县城过境段、神固路、东县路全线贯通,陇县开放步伐稳健铿锵。特色镇村竞相发展,东南镇、东风镇跻身全国、全省重点镇,天成镇创建为全国卫生镇,建成了三里营、纸沟等一批农村新社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这五年,我们坚守底线、保护环境,擦亮了绿色生态的“陇县颜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生态“八大工程”,打好四大保卫战,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全省绿化模范县。铁腕治污降霾,空气质量稳居关中67县区前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纸沟村列入全省人居环境标准化试点,西沟等4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范家营村获评中国最美乡村。划定全县“三线一单”,推进细鳞鲑等野生动物保护,绿色生态成为靓丽名片。
这五年,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抒写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陇县情怀”。教育体育大跨越,实施了薄弱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等141个项目,高考二本上线率连续9年全市前三甲,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教育强县。健康陇县大提质,县妇女儿童医院、东关医院建成投用,镇村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民生社会保障应兜尽兜,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5%、99.8%,荣获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县。文化事业大繁荣,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覆盖到村,《春天森林的童话》《一路花开》等一批精品力作斩获国家级大奖,建成国家二级档案馆,连续22年保持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社会治理大创新,“八帮八解”经验入选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全省“十大法治事件”,社会治安满意率全市领先,信访秩序根本好转,文明和谐蔚然成风,荣获全省扫黑除恶先进县、全省平安县。圆满完成了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同时,国防动员、审计、科技、人防、地震、供销、气象、物价、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来,在县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的淬炼中,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务实的作风和高效的政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打造阳光便民政务。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回首这五年,我们咬定发展不放松,笃定前行不懈怠,团结全县人民实现了告别贫困、迈向小康的百年梦想,谱写了陇县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和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奋斗的结果。每一个陇县人,都是这段光荣历程的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干部、工人、农民、定点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在陇企业家、驻陇部队指战员,向各位离退休老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大,工业体量偏小,民营经济活力不强,财政增收后劲不足,城乡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营商环境还应更加优化,等等。我们将直面问题和挑战,全力加以解决!
新一届政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陇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陇县的关键五年。综合研判未来五年发展形势,我们面临挑战也充满机遇,但机遇远大于挑战,陇县仍处于大有可为的发展上升期。从国际形势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国际贸易、国际政治受到影响,加速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性。从国内环境看,虽然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一定冲击,但“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相继实施,国家作出加快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