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高标准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议案
xx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全面实施的关键一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十县百镇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探索建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梯级发展框架体系。县xx届人大xx次会议将“高标准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确定为1号议案,举全县之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对我县高质量示范创建和乡村全面振兴,将起到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围绕高标准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突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梯次推进、层级创建、全域示范,确保镇镇有举措、村村有行动,级级有晋档、年年有成效。聚焦xx路、沿黄路、xx国道、xx国道、xx河流域“五条示范带”,紧扣xx年创建xx个省级示范镇、xx个县级示范镇,xx个省级示范村、xx个县级示范村的总目标,年内创建xx个县级示范镇、xx个县级示范村,聚力打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民风习俗、社会治理“五大样板”,奋力实现乡村振兴工作在全市全省“抗大旗、树标杆、走在前”。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脱贫成果全域化巩固。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帮扶。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及时将“三类户”纳入监测范围,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二是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用好小额信贷、互助资金等政策,培育脱贫户及“三类户”发展特色产业;以“党委+”“党支部+”为引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大项目支持力度,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达到xx%以上。三是稳定脱贫人口就业。提高务工组织化程度,着力将脱贫劳动力规模稳定在xx万人以上。深入实施“雨露计划”,提高脱贫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落实就业帮扶各类补助政策,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四是做好搬迁后续扶持。加强产业就业后续扶持,持续提升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促进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五是深化社会力量帮扶。拓宽苏陕协作,深化定点帮扶,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与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帮扶村对接,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六是强化衔接政策落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按规定逐步提高非贫村衔接资金项目投放比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做好国家后评估和省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夯实乡村发展基础。〔牵头部门:乡村振兴局;配合部门: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公安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交通局、人社局、水务局、民政局、教育局、卫健局、自然资源局、发改局、财政局、医保局、商务和经合局、金融服务中心,各镇(街道)〕
(二)推进农村户厕精准化改造。一是科学选择改厕模式。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思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新建户厕入户进院,引导新改水冲式厕所入室进屋,积极推行节水型、少水型设施设备。二是持续开展摸排整改。结合农村户厕问题摸底排查,以镇域为单位全面精准掌握已改户厕基本数据,建立健全改厕工作台账(含电子数据),达到“一镇一档”“一村一档”“一户一档”。三是严格管控改厕质量。建立改厕质量管理体系,严把产品质量关、施工技术关、竣工验收关,落实“施工方—村—镇—县”逐级验收制度,求好不求快,确保建一个、好一个、用一个。全年新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xx座。四是探索资源化利用模式。统筹推进农村厕所末端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长效管护机制,引导农民或市场主体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依托产业园区水肥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