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表现
(一)部分基药短缺、线上采购周期长。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采购“五统一”管理,所有药品不得线下采购。药品从线上下单到配送到要经过上报、审核、汇总、分流、点对点配送等环节,周期较长。另外,个别常用基药品种,如缬沙坦胶囊、吲达帕胺片等药品经常处于缺货状态,配送时间会更长,基层医疗机构常常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
(二)部分基药线上采购价格明显偏高。如: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的脑心通胶囊,平台采购价××元/盒,线下采购价××元/盒;国药集团致君坪山制药有限公司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平台采购价××元/盒,线下采购价××元/盒,且线上采购缺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药品报销下来甚至比线下药店购买价格更高,导致患者对医保政策多有抱怨。
(三)部分基药没有纳入医保报销目录。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版)》内含685个药品品种,目前执行医保目录《2022年国家药品目录》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种,即使基药全部纳入医保也仅占××%,而现实中一些基药尚未纳入医保,如患者常用的三九感冒灵、克感敏、利巴韦林等都目前都还未纳入医保。
(四)部分药品区域间价格差异较大。线上采购药品执行区间价格,线上采购时平台会根据后天供货商是否有现货、采购量等因素进行调整、配送,导致基层医疗机构采购回来的药品有时会高出最低价数倍。
基本药物应是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