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势分析研判
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通过火灾场所分析。3月份居住场所占比最多。居住场所火灾104起,占火灾总数的37.01%;户外植被火灾85起,占火灾总数的30.2%;垃圾及废弃物火灾20起,占火灾总数的7.1%;交通工具火灾20起,占火灾总数的7.1%;室外设备(电线、电表箱等)火灾18起,占火灾总数的6.4%;人员密集场所火灾12起,占火灾总数的4.3%;其他火灾22起,占火灾总数的7.8%。
二是通过火灾时段分析。3月份夜间火灾较多,其中每日6时-18时火灾196起,占火灾总数的69.8%;18时-次日6时火灾85起,占火灾总数的30.2%。从全天火灾发生时间看,高峰时段出现在10时-12时,共46起,占火灾总数的16.4%。
三是通过区域火灾数量进行分析。3月份城市火灾占比高。城市市区火灾164起,占火灾总数的58.4%;农村火灾77起,占火灾总数的27.4%;开发区、旅游区火灾16起,占火灾总数的5.7%;集镇镇区火灾9起,占火灾总数的3.2%;县城城区火灾4起,占火灾总数的1.4%;尚未完成火灾调查录入的11起。
四是通过起火原因分析。3月份起火原因以电气火灾、用火不慎。分别为82起和66起,合计占火灾总数的52.7%。其他起火原因依次为吸烟44起,遗留火种27起,自燃18起,外来飞火9起,机械设备故障2起,燃放烟花爆竹1起,静电引发火灾1起,尚未完成火灾调查录入的31起。
(二)消防安全形势
1、大风天火灾防控形势严峻。进入春季,天干物燥、大风天气增多,清明祭祀、春耕放荒是春季火灾的主要致灾因素。清明节群众到墓地扫墓、烧纸钱、焚香烛等活动增加,部分群众随意选择祭祀地点,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焚烧祭祀用品,易引发火灾;春季备耕,部分村民违规烧荒,且无看护措施,遇有大风容易造成火烧连营;全市现有生物质电厂6家,造纸厂4家,木材加工厂38家,饲料加工厂91家,共139家,分布在农安、德惠、公主岭、双阳等地,都存有大量的秸秆、木材或草垛,原料露天堆放,如遇火种,极易引发火灾。
对策建议:做好大风天火灾防控工作。专题向属地党委、政府汇报一次,各级政府、部门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乡镇街道等基层力量要严防死守,按要求做好野外动火的现场看护;联合民政部门加强对重点场所如墓地、殡仪服务、烈士陵园等场所及周边的巡查力度,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紧盯生物质电厂、木材加工厂等露天堆垛,加强火源管理;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宣传提醒广大市民大风天安全防火,合理安排扫墓祭祀活动,避免野外用火;同时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
2、违规电气焊作业引发火灾风险大。随着气温的转暖,各类场所施工作业陆续增多,去年全市共发生23起违规施工作业引发的火灾,其中有15起是违规电气焊引发,占比65%,新区“9·28”小油饼饭店火灾和南关区“5·08”兰圣斋饭店火灾都是违规使用电气焊操作所导致。火灾暴露出的共性问题:一是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不熟悉电气焊作业的安全规程,导致火源失控;二是现场管理不到位,部分工程层层转包,未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