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进一步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我省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夯实坚实发展基础。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宣讲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为支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当前,××步入全方位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生产力的质的飞跃。近年来,××从深化全方位转型、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加快构建体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集全省创新资源要素,通过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聚焦先进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新型能源体系为支撑,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实现了各个领域内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重要突破,显著促进××产业体系的建设和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紧跟信息技术变革浪潮,借助中部崛起的良好机遇,逐步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业多元发展、环境污染治理与减排降碳等破解××发展的瓶颈问题方面注入新的活力,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能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不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可为××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可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水平,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深化全方位转型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亲临我省考察调研,足迹遍布沿黄4市和沿汾6市,要求我省用非常之力、恒久之功抓转型,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近年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高质量发展硬道理,坚定向新而行、向效而行、向绿而行,持续加快全方位转型步伐,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奋勇前行。××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长期面临“两个过多依赖”困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往往依赖于传统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和高消耗,而新质生产力则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在于摆脱传统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