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行“三步走”,建好“池”
聚焦编制资源集约高效使用,以挖潜存量编制资源为突破口,在编制总量限额内打造再生编制资源空间。
(一)实行统一管理。通过“三定”将编制基数刚性分配到各部门各单位,容易形成“编制归部门所有”的错误观念,××县始终坚持编制是“执政资源”的政治属性,采取不改变单位编制基数、“所有权”的办法,严格实行编制统一管理,打破编制“部门所有”的固化思维,统筹用好编制资源,严控单位编制总量,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
(二)蓄积闲置编制。推行编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突破“使用权”固化藩篱,将部门单位现有空编蓄积起来,由县委编委集中统筹管理使用。同时,各单位因人员退休、调离、辞职出现的空编,第一时间聚合,增加统筹调剂的空间,既保证编制总量不超基数、在编人数不超编制数,又掌握一定量的“待分配周转编制”。
(三)建立周转机制。从改变资源固化的传统编制管理模式入手,将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精简收回的编制以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省下的编制,与各部门单位的空编一并整合,建立“存量池”,形成高效循环流动的“源头活水”。通过聚合集中所有分散闲置编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