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熔铸的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
新中国干部教育史上有这样一所学校:它在枪炮声中开学,在敌人重重围困中开讲第一课。它的第一期毕业生中有24位烈士,其中一位就是朱德亲笔题词“党和人民的好女儿”的丁佑君。它就是重庆市委党校的前身之一——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这段血火熔铸的光荣历史,值得党校人铭记。
艰苦行军,半路遇袭
1949年12月,西康和平解放。为了适应革命工作的需要,解决干部紧缺问题,西康区党委决定成立一所短期政治训练性质的干部学校,在成都招生、到雅安办学,定名为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简称“西干校”。
西干校由西康区党委书记廖志高兼任校长,原晋绥分局党校教育科副科长柳云任副校长,原晋绥五分区地委党校校长刘长健任教育长。1950年1月20日,西干校开始招生,报名者多达2000余人,经考试入学1035人,其中大学生占33.5%,高中生占56.2%,平均年龄不到22岁,朝气蓬勃、精英云集。2月8日,全校学工人员1300多人,驾着骡车,赶着牲口,满载物资行李,从成都向西康首府雅安进军。
此时,西康刚刚解放,境内还盘踞着大量国民党残部,并在西康的重要城市西昌设有军事基地。国民党残部同西康的恶霸、地主、匪首、帮会头目勾结,纠集惯匪流氓、散兵游勇,发展反革命武装。这些匪徒活动非常猖獗,他们经常抢劫民众、破坏交通,杀害解放军战士和革命干部,妄图夺占城镇,颠覆新生的地方人民政权。
西干校队伍在前往雅安的路上不断受到土匪袭扰,最终在新津至邛崃途中遭遇匪徒大规模的疯狂进攻。
这一天是1950年2月12日。多年以后,学员们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
忽听公路两旁的竹林中、房屋后枪声四起,子弹在头上呼啸,手榴弹在远处爆炸,炮弹不时落到路边的水塘里,溅起一丈多高的水花。
身旁一位同学哎哟一声,连忙用手捂着大腿,鲜血从他指缝中流出。
一辆汽车栽在河里,桥头上一个解放军僵卧在血泊中……
学员们手无寸铁,突然间遭遇敌人的袭击有些慌乱,但西干校的领导都是革命军人出身,他们临危不乱,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