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实践与探索
×县是海洋大县,海洋渔业是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县海洋渔业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海水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渔民收入显著增加,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海洋渔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设施装备条件较差,近海养殖无序无度和环境污染破坏加剧。如何把我县海洋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实现沿海近岸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我县打造“蓝色海洋经济”的重要课题之一。近期,就围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开展专题调研,现结合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海上养殖产业现状
我县是渔业重点县份之一,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水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渔区经济实力已达到一个新水平,渔业产量每年以x%以上、产值每年以x%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近五年渔业总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保持在x%以上,海洋产业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和人民就业的重要方向,对县域经济及民生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主要养殖有海带、紫菜、海参、鲍鱼、大黄鱼、大弹涂鱼、对虾、牡蛎等水产品,养殖面积累计x万公顷。2023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到x万吨,产值x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产值的x%,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x%。
然而,伴随着渔业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县海洋环境面临着严重问题也愈之明显,沿海群众依法用海意识比较淡薄,“祖宗海”、“门前海”的观念根深蒂固,加上受利益驱动,海上养殖、非法围填海面积不断扩大,无序、无度养殖现象屡禁不绝,不仅严重污染海域,海洋养殖物病害频发,用海纠纷不断,而且侵占宝贵的岸线、海域、滩涂资源,挤占航道甚至是军事禁区,给临海重大项目布局、海上航行和国防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和隐患。可以说,海上无序养殖和非法围填海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全县形象,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掣肘。
二、近年来采取的整治措施及成效
海洋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制定出台了《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推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并成立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一办五组”工作领导小组,从舆论宣传教育、人员力量调配、财政资金投入、问责机制建立以及政策措施制定等方面明确详实的实施细则并不断加以完善,探索出一条依法用海、规范养殖、多方共赢的改革之路。
主要成效:一是综合治理效能有效提升。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县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态势,有效建立起了一套职责明、机制活、合力强的海域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和沿海乡镇既专职专责,又分工不分家,有效打消了管理职能壁垒,推动“九龙治水”向“聚指成拳”转变。特别是,探索建立山区支持沿海、机关支持乡镇的“一盘棋”协作机制,实行“大兵团”作战、“组团式”攻坚,有力形成了县乡村联动、合围突破的良好态势,为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二是全民思想意识普遍提高。通过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报刊、电视台、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结合现场演说,入户走访,着重推广综合整治的成功做法和显著成效,切实提高了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政策法规的普及率和覆盖率,群众从抵触到理解,从理解到接受,再到现在的自发清退违规养殖、主动对接升级改造,思想上有了根本的转变。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