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不到现场不写稿——从一篇讲话稿的起草和修改谈开来

不到现场不写稿——从一篇讲话稿的起草和修改谈开来

不到现场不写稿

——从一篇讲话稿的起草和修改谈开来

  


    前不久,我们单位就某一重要专项工作召开现场推进会。

现场推进会,自然要到现场去开,会议现场是我市所辖的一个县,距离市区约有120公里。这次会议,采用先考察、后座谈的方式,一共安排了4个实地考察点;考察结束后,与会人员先坐下来听汇报、作交流,再由我代表会议主办方就推进工作作讲话。

会期整整一天,实地考察主要安排在上午进行,我的讲话安排在下午,中午照常有两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尽管会前我已经对下级同事代拟的讲话稿作了大幅修改,中午还是争分夺秒,结合考察中的所见所闻,对讲话稿作了再次修改,重在增强针对性和现场感。座谈交流的时候,我边听边记边思考,又把一些有用的信息融入讲话稿,对听到的意见建议作了适当呼应。

经过三轮修改,代拟稿完全变了样。考虑到这篇稿子的修改颇具典型性,我按照打一仗总结一次的习惯,会后及时组织参与文稿起草的同志进行了写作复盘。

复盘一开始,我就问起草组的同志,在动笔起草这篇稿子之前,你们当中有谁预先把4个考察点走过一遍?结果不出我所料,尽管这是写好稿子的基本功课和必备条件,而且会议筹备时间包括写稿的时间是充足的,但在场的同志没有一个人做到。我想,这种闭门造稿的现象,恐怕不是特例、个案,暴露出作风不实,文风必虚这个机关文稿写作的通病,必须从转变观念、建立制度抓起,以正本清源之法彻底断掉文风虚浮病的病根。于是,我先是就不到现场不写稿给起草组的同志上了一堂案例课,进而把这一原则固化于制,作为本单位机关文稿起草工作的一项通则,要求同事们认真践行。

不到现场不写稿,据说这是人民日报记者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也是写好新闻稿件的金科玉律。我认为,这对于撰写机关文稿同样适用,应当作为写手们转作风、改文风的一条硬杠杠。为什么?下面结合这次改稿的过程作个简要分析。

第一,不到现场写不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不到现场不写稿——从一篇讲话稿的起草和修改谈开来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兑换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