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总结
(一)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深化民族团结事业
一是丰富形式,涵养团结精神。在全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深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中蕴藏的民族团结理念,现已建成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十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馆两个。二是结对联谊,增进情感交融。深入推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联谊活动,全市2万多名干部职工与4.5万户不同民族群众结对认亲,切实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三是优化服务,保障流动人口权益。逐步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创新实施“线上办”“掌上办”。截至目前,已累计落实补贴资金2500余万元,多项惠民举措成效显著。四是宣传教育,促进交往融合。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并成功承办第八届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展。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讲述阿勒泰故事•展现天使情怀”主题演讲大赛,共有25名干部职工荣获殊荣。
(二)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促进宗教事务和谐有序
一是理论指引,提升治理水平。全面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持续巩固宗教领域问题治理成果,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自我管理,规范宗教活动。二是排查整治,确保安全稳定。深入推进宗教场所风险隐患整治,积极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民族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学习《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宗教领域风险排查长效机制,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安全隐患有效防控。三是强化能力,依法治理宗教事务。研究出台《关于加强我市宗教团体规范化建设的通知》《xxx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办法》等文件。指导市、县两级宗教部门依法依规进行登记审批,推动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水平。
(三)凝聚新阶层力量,促进党外人士团结友进
一是示范引领,典型发掘。积极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先进集体”“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最美劳动者”等评选活动,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先锋典型。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功推荐自治区劳模25人、五一劳动奖10个单位以及工人先锋号2个集体。二是搭建平台,支持人才发展。充分利用统一战线智库资源,组织召开民主党派和民营企业座谈会,各类党外知识分子和企业家提出可行性意见40余条,为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参考。三是智力聚合,凝练研究成果。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课题调研组,就建设新疆特色博物馆、“一带一路”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课题展开调研,共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15篇,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四是统筹协调,提升质效。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加强统战系统培训力度,策划并举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培训达150人次。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协